寶寶呵護

當前位置 /首頁/寶寶護理/寶寶呵護/列表

抽動症的孩子要做心理疏導嗎?全面解析“抽動症”

抽動症的孩子要做心理疏導嗎?孩子抽動症都有哪些表現呢?現在知道“抽動症”這個名詞的家長越來越多了。看看下文案例全面解析“抽動症”。

孩子經常眨眼或無緣無故聳肩,不少家長都會懷疑孩子是否得了抽動症,開始上網查詢相關資料。

如果沒有具體的原因,如眼睛沒有炎症卻不斷擠眼睛,不需要舉胳膊卻時常抬舉胳膊,肯定是異常的,但是否到了“症”的地步,卻不是非醫療人員能下結論的。

如果家長真的擔心,直接去兒童醫院神經科門診,要比自己在網上搜資料,查資訊靠譜得多。

誘發抽動症的心理因素

從社會心理的角度看,除了癲癇或腦功能障礙造成的抽動外,幾乎所有的抽動行為和抽動症都有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起因,其中主要的起因有如下幾點:

模仿別人的行為

當某人的行為引起孩子害怕、好奇或羨慕時,孩子容易有意識甚至無意識地去模仿。

有一個國小四年級的男生,每次被叫起來回答問題時,都要先迅速眨幾下眼再使勁擠一下,引起大家的鬨笑。這個男生開始是故意這樣做,想逗引大家笑,可後來想改都改不掉了。

班上也有四五個孩子跟著學,其中有兩個孩子很快就不再學了,另外兩個持續了1個月左右才改掉。

還有一個5歲的孩子,有一次媽媽要出門,他非要跟著,媽媽不讓,他就拽著媽媽鬧。不小心,媽媽的頭撞到了櫃子,媽媽就順勢說自己死了。孩子很著急,過來扒她的眼皮,扒開了媽媽又閉上。孩子用手使勁撐著她的眼皮,她就翻著白眼一動不動。後來孩子真的害怕了,也不跟她出門了。可從那以後,孩子就經常沒事的時候翻白眼。

生理原因

例如,看手機時間長了,眼睛乾澀,或乳牙活動了,總是去舔,有時也會導致抽動。

緩解無聊或緊張

有的孩子由於外部環境或養育方式的原因,常常感到緊張。

例如,父母經常吵架,家長經常責問等。有的孩子則因被忽略或環境單調,不知道該幹什麼而感到無聊。這些情況下,孩子容易無意識地重複一些動作來緩解不舒服感。

有一個10歲的女孩,爸爸工作繁忙,經常不回家。女孩的姐姐在4年前因車禍去世後,媽媽的精神狀況就一直不太正常。

媽媽不敢跟孩子玩鬧,不靠近孩子,同時又特別擔心孩子,怕冷著、熱著、渴著、餓著,物質關懷無微不至。她還不讓孩子下樓玩,不讓孩子去別人家玩,也不讓別的孩子來她家。

孩子有一點兒問題,如感冒、磕破點兒皮等,媽媽一方面如臨大敵,另一方面又會不斷埋怨孩子不小心、不聽話。這個孩子只要無事可做時,就會感到心慌,並四肢抽動。

抽動症的孩子要做心理疏導嗎?全面解析“抽動症”

刺激過強

有個3歲的男孩,長得比較瘦小,媽媽決定給他注射生長素——往肚臍眼旁邊打一針。每次打針前,孩子都用各種辦法拒絕,有時藏起來,有時滿屋跑,有時哀求,有時哭鬧……最長的一次,媽媽勸了近2小時才打上針。孩子經常玩著玩著,無緣無故地就抽兩下肚子。

還有一個近3歲的男孩,修牙的時候沒有打麻藥,怕麻醉後影響不好,爸爸媽媽按著他的頭和胳膊把牙修完,之後孩子就經常晃肩。

被壓抑的願望

前面舉的兩個例子中,就包含對孩子不打針、不看牙的願望的壓抑。

有一個10歲的男孩,天生智力上對數學就不敏感,智商總分只有75分。但家長沒弄清原因的時候,就只給孩子惡補奧數,每天都要花幾小時在數學上。這個孩子後來有明顯的抽動,一方面是因為緊張的時間安排和家長的督促令孩子不安,另一方面是因為孩子真心不願做題。

還有一個6歲的女孩,小時曾因大便乾燥,兩三天不解大便。媽媽上網查到的資訊是,孩子飯後2~3小時就產生大便了,於是每天晚上8點都督促孩子大便。無論孩子當時在幹什麼,她都必須去馬桶上坐著。幾個月的訓練後,孩子真的能做到每晚8點大便了,但卻發展出擠眉弄眼、搖頭的重複行為。

適應新環境時緩解緊張、焦慮或困惑

外界環境有大的變化時,不要說孩子,就是大人都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在陌生的地方、面對陌生的人時,孩子會更警覺,不放鬆。

一個5歲的女孩,在3~5歲的兩年間,因父母工作變動,換了三座城市居們就不再,轉了4次幼兒園。在新幼兒園2個月,孩子出現抽鼻子撇嘴的習慣性動作。

另一個8歲的女孩,從1歲起就陪她的保姆因老家有突發事件,沒跟孩子道別就走了,而且幾年內回不來。保姆走後1個月左右,孩子出現經常擠眼的行為。

上面列舉的這些誘因,有的是單一原因,有的只是導引事件,孩子的環境和養育方式還有更多、更深層、不易被察覺的不利因素。

再加上孩子的年齡、性別和先天氣質、體質不同,有的孩子不用幹預或家人稍作努力就好了,有的卻發展成神經抽動症或抽動穢語症。

兒童時期,大腦神經系統都處在成長髮育中。長期的緊張造成抽動,抽動造成更多的緊張或緊張持續累積影響神經系統功能,形成惡性迴圈。

很多孩子不僅需要心理行為上的矯治和治療,還需要服藥等生物性治療。

一般說來,如果抽動行為重複3個月,且不論場合隨時發生,孩子自己想停止卻無法控制了,家長必須引起重視。

抽動症除了常見的面部、四肢的抖動外,還有喉部發聲的症狀,像打嗝或者尖叫,也有的連續“啊啊啊”的發聲或咳嗽一樣的發聲。

個別10歲以上的孩子,還會伴發不自覺的髒話,或怪詞、不雅詞一連串地說。需要注意的是,孩子都是無意地、無法控制地說出這些話的。

抽動症兒童及家庭的特點

得了抽動症的孩子及其家庭,都有如下一條或幾條共同特點:

特點

孩子先天屬於敏感、謹慎型氣質,體質較弱,有的孩子是早產兒或3歲前經常生病。

孩子比較聰明,對外界的觀察和感知較強。

有一個孩子1歲半就對地板上的花紋感到害怕。另一個孩子2歲多的時候能根據咳嗽聲判斷出家裡的成員。

父母至少一方特別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擔心孩子生病,採取很多預防措施.孩子一旦生病,其會非常焦慮,尋醫問藥,每天唸叨很多遍。

? 父母不和,經常吵架或冷戰,爭執的原因很多是關於孩子,甚至當著孩子面提過離婚,或孩子說過擔心父母離婚的話。

? 父母中一方工作忙,經常不在家或早出晚歸見不到孩子,家裡的氣氛冷清、單調。

? 家中人口較多,她和老人同住,有保姆等家庭服務人員,造成家裡表面上人很多,大家都喜歡孩子,但實際上孩子不能與其中某人建立穩固的、深刻的關係,尤其不能與母親形成親密的、信任的、依戀的關係。

? 穢語症和喉部出聲的孩子常常積累了很多憤怒。

人腦中形成語言是大腦左側新皮層中的布洛卡區,並輔以右腦幾個負責想象、理解意義的區域。而說髒話、罵人時,這幾個腦區並不活躍,是邊緣系統(情緒產生和記憶的部分)更活躍。可見,說髒話、罵人是憤怒情緒的表達。

憤怒常常是由兩種情況造成的,一種是受挫,達不到目的;另一種是被攻擊、被挑戰的時候。

一個患穢語症的13歲孩子,一直不滿意父母更愛老二,一直認為父母偏心而且弟弟總是做錯事,欺負他。

父母認為是他太不懂事,對弟弟不友好,一般他告狀總是以批評教育他為終。這個孩子進了診室的門往那裡一站,我就看出他的眼神裡、嘴角邊都是氣哼哼的樣子。

另一個喉頭髮聲的6歲孩子,平時主要由保姆帶。他對保姆態度不好,但父母認為保姆還不錯,有文化,幹活麻利,常常教訓他不許對保姆不禮貌。

而據我觀察,一方面保姆儘量順著他,不讓他哭鬧;另一方面,保姆對這個任性的被慣壞的孩子真心喜歡不起來,常常暗暗讓他吃些苦頭。

例如,故作聽不見他叫阿姨,他要吃的菜以他父母不讓吃的名義不給他做等。這個孩子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焦躁,不能順暢地與別人交流。

如果深入考察的話,我們會發現,患抽動症的孩子常常處於非常矛盾的處境中。

關注VS忽略

父母好像很關心孩子,尤其是孩子的身體,甚至到了恐懼、焦慮的地步,但是卻忽略孩子作為一個弱小的、正在成長的生命的基本需要,也忽略了孩子的自主性,以及對依戀關係和指導、支援的需要。

依賴VS懼怕

幼小的孩子仰仗的只有父母,保姆、姥姥、奶奶等就算對孩子再好,也替代不了父親、母親。可是在很多家庭裡,孩子對父母是畏懼的。

在孩子困惑或遇到困難時,父母不能及時給予解釋、指導或力量,反而在瑣事上喋喋不休。

雖然簡單粗暴的父母越來越少了,但是過於放手的父母,用大道理教孩子卻無視孩子實際情況的父母,以及用罰站、反省等冷暴力方式處置孩子的父母越來越多。

任性妄為VS惶惑無主

不少孩子的外在表現是特別執拗、不聽話,要求父母必須順從他。而實際上,孩子的內心是很茫然的。每一個孩子都期望並願意相信自己的父母是又強大又智慧的人。

可惜,父母由於時間、精力更多地分配給了工作,或者太疼愛孩子,自我矮化到孩子的僕從地位,又或者讀了很多親子育兒的書,瞭解一般孩子的狀況卻不瞭解自家孩子的狀況,不能給予孩子令其信服的指導或支援。

久而久之,孩子變得不再相信父母,父母想管卻已經來不及了。有時,孩子的任性恰恰是其內心惶恐的表現,只有達到他的目的,他才感到滿足、安全。

想法很多VS不能、不可以

很多孩子想象力豐富,他們的想法很天真,有時會不切實際甚至錯誤。父母有時不能幫助孩子去修正、落實或享受他們的想象,而常常簡單地批評或制止,由此失去了解孩子、支援孩子的機會。

孩子失去了發揮想象力、學習與交流的機會,親子關係還被破壞了。孩子感受到挫敗和被抑制,而且永遠不知道如何讓自己的想法更切合實際,考慮更周到。

綜上所述,後天的環境和養育方式會造成孩子的異常狀態,時間久了,再加上先天的生物學因素的影響,小小的習慣性動作就會發展成神經症。

家長如何及早干預、及早調整以及配合治療?

常常有人分享經驗,說我家孩子也有一陣子擠眉弄眼的,不理他、不管他,過一陣子就好了。這個說法也對也不對。

有些孩子是因模仿他人或外界較輕的刺激引起的抽動,那麼家長不去理他,不去強調、強化這個行為,孩子逐漸覺得沒意思或又有新的替代,逐漸適應了環境等,確實可以“自己就好了”。

但如果不是這種情況,那麼家長不理會只會讓孩子情況惡化。當孩子剛開始表現重複行為時,父母確實不要大驚小怪,表面上不理不管,暗地裡卻要查詢原因。

前面列出的原因已經很詳細了,供大家參考。家長在能力範圍之內,儘量主動調整、應對,注意觀察效果。

如果重複行為持續1個多月沒有變化,最好帶孩子及時去醫院諮詢。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不要進行“非黑即白”式的調整。

很多家長聽說是養育方式的原因,表示“知道了,回去改”。而他們改的方式是原來管的現在不管了,不說了;原來縱容的或者忽略的,現在抓起來。

且不說能不能做到位,一個人幾十年形成的認知模式和行為模式以及情緒的誘因和表達方式,不是說改就能改好的。

家長最多在行為上改,而對孩子的看法、教養理念和態度,家長自己的情緒和言行模式等,不是一下子改得了的。然後,家長就會說,我已經改了,可是沒有用,這孩子沒救了。

現在的時代特點、家庭結構、居住環境、消費觀念、鄰里親友的關係與往來、生活內容等發生了改變,很多家長沒有足夠的智慧去把握生活的本質,不能將自己的世界建設成平衡的、寧靜祥和的世界。

而在家長的世界中棲身和成長的孩子又怎麼會不被擾亂呢?說到底,家長自身的提升、擴容、補課,是解決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