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呵護

當前位置 /首頁/寶寶護理/寶寶呵護/列表

寶寶溼疹是怎麼引起來的

很多寶媽發現自己的寶寶有溼疹,那麼寶寶溼疹是什麼引起來的呢?遇上寶寶溼疹應該怎麼護理呢?

溼疹是嬰兒時期最常見的面板病,寶寶臉上、脖子上、腿上是重災區,從皮膚髮紅→慢慢變為皮疹→面板變粗糙、脫屑→摸寶寶就像摸砂紙一樣糙糙的。

溼疹是什麼?

溼疹是一種慢性面板病,很難摸清規律:症狀隨時都可能出現或消失,有時趨於嚴重,有時趨於好轉。每個寶寶症狀都有所不同:常見的症狀有乾燥、發紅、瘙癢、出現皮疹等。紅疹處既可能有滲出物,也可能十分乾燥。

溼疹發病原因,至今沒完全搞清楚!通常認為引起寶寶溼疹的原因有3類:

1、外界的刺激:日晒、寒冷、空氣乾燥、炎熱、清潔的水溫過高、動物皮脂毛髮漂浮在空氣中、植物散發的氣味、日常使用的洗護產品、貼身的床品、衣物等含人造纖維;

2、內因引起:寶寶消化系統不完善、精神緊張、睡眠不足、過度疲勞、情緒變化、、感染、新陳代謝障礙等;

3、食物引起的刺激:過量餵養、乳汁、食物中含糖過高、有辛辣刺激成分(如蔥、姜、蒜、辣椒、茴香桂皮等等)

但是超過一半的寶寶,隨著年齡增長,溼疹會完全自愈。這一過程中,寶爸媽需要做的,就是科學護理+合理用藥,儘量控制溼疹的反覆發作,減輕對寶寶的影響。

寶寶溼疹是怎麼引起來的

嬰兒溼疹按面板損害分為3大型別:

1、脂溢型

多見於1~3月的小嬰兒。其前額、頰部、眉間面板潮紅,被覆黃色油膩性鱗屑,頭頂部可有較厚的黃漿液痂患兒一般在6個月後改善飲食時可以自愈。

2、滲出型

多見於3~6月肥胖的嬰兒。除口鼻周圍不易發生外,兩面頰可見對稱性小米粒大小紅色小丘疹,間有小水皰及紅斑,基底水腫,片狀糜爛滲出,黃漿液性結痂較厚。

3、燥型

多見於6個月~1歲小兒。可一開始就是乾燥型表現,或亞急性期以後。皮損表現為丘疹、紅腫、硬性糠皮樣鱗屑及結痂,無滲出,常見於面部、軀幹及四肢側伸面。

如何護理寶寶嬌嫩的面板?

1、止癢很重要

溼疹導致的皮疹非常癢,尤其到了夜間,瘙癢更厲害。孩子難免抓撓,如果損傷面板,還有引起繼發感染的危險。

2、保溼是根本

所謂溼疹,有的媽媽會認為是面板太溼造成的,於是想方設法保持寶寶的面板乾燥。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溼疹怕的不是溼,溼疹最怕的是幹。

泡澡可以讓面板吸收水分,也有助於洗走面板表面病菌,水溫控制在38℃-40℃,避免鹼性較大的洗浴品。溼疹嚴重或滲出時切勿洗澡。

3、注意飲食

母乳餵養可以減輕寶寶溼疹的程度。但無論是哺乳還是輔食,媽媽和寶寶的飲食同樣重要,要避免吃辛辣、油膩的食物,海鮮,調味品也要儘量少吃。

4、避免面板刺激

長時間的陽光照射、烈性肥皂和洗滌劑,香水,粗糙不透氣的衣物,出汗等都可能誘發、加重溼疹,應儘量避免。

5、談激素色變沒必要

很多媽媽一看到“激素”兩個字就認為對寶寶有害,但事實上,部分激素類藥物能用於治療面板疾病,比如類固醇藥物,低劑量、短期使用,對於治溼疹有明顯效果。但是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規範用藥。

6、切勿亂用偏方

切勿病急亂投醫,胡亂使用偏方,寶寶面板薄嫩,萬一加重病情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