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寶寶護理/母嬰資訊/列表

辦託|如何支援0 3歲嬰幼兒的家庭教養

已開發國家首先在立法層面對家庭育兒進行了政策支援,早在上個世紀,歐美很多國家就開始從社會服務、父母就業、兒童發展、社群組織等多方面為0-3歲嬰幼兒家庭提供保障。在具體的家庭教養指導專案實施方面,國家衛生健康委人…

原標題:辦託|如何支援0-3歲嬰幼兒的家庭教養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以“家庭為主,托育補充”的基本原則,家庭擔任嬰幼兒照護的主體責任。而且,在未來幾年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重點,是為家庭提供科學養育指導。

由此可見,中國0-3歲嬰幼兒照護主要由家庭承擔,家庭成為嬰幼兒最重要的早期發展環境。布朗芬布倫納(Bronfenbrenner)的生態系統發展理論指出,家庭作為嬰兒第一個親密接觸的微系統,家庭的教養環境和質量將會對幼兒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嬰幼兒在0-3歲時期接受良好的家庭教養質量,關係到國家的人口質量,國民素質整體提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乃至整個民族的發展進步。

中國“80後”“90後”家長普遍認識到嬰幼兒早期教養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教養過程中,卻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例如,網際網路鋪天蓋地的“碎片化”育兒資訊,這類育兒知識和技巧很難解決本質的養育難題。

同時,家庭結構的變化也改變了家庭教育的模式。城市中雙職工家長成為常態,“應不應該送托育機構”“什麼時候送比較合適”等成為很多育兒父母的困惑。隨之是祖輩更多參與帶孩子,觀念的衝突更是加重了兩代人之間的矛盾,導致很多年輕父母不僅需要面對自己帶孩子的壓力,還要面對夫妻關係緊張、與老人日常照料孩子的矛盾等問題,一些家庭出現養育嚴重焦慮、不願意生二胎的原因多源於此。

家庭教養的國際經驗

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的國際研究發現,0-3 歲是兒童發展的關鍵時期。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詹姆斯·赫克曼(J. Heckman)在《因人而異的教育回報估計》研究發現,投資0-3歲的嬰幼兒時期遠遠大於學齡後,表現為0-3歲的早期教育的投資回報率為1:18,而投資6-12歲的國小階段回報率降至1:3。

基於大量的實證研究,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聯合國科文教組織(UNSECO)等國際組織均呼籲各成員國認識到高質量的0-3歲嬰幼兒早期教養對個體發育、認知、語言、社會性發展等方面長期的、積極的影響,還能降低高中輟學率、大學畢業生短缺、肥胖和慢性病發病率、犯罪率等社會問題。

已開發國家首先在立法層面對家庭育兒進行了政策支援,早在上個世紀,歐美很多國家就開始從社會服務、父母就業、兒童發展、社群組織等多方面為0-3歲嬰幼兒家庭提供保障。例如,瑞典的《帶薪親職假》(1947年)、《兒童照顧法》(1961年)、《兒童津貼》(1974年)、《學前教育法》(1975年);德國的《母親保護法》(1974年)、《兒童照顧優惠法案》(1986),《父母津貼法》(1987年)等法規保障兒童和父母權益。近二十年,東亞地區如日本、韓國也逐漸開始根據本土實際生育情況頒佈少子化對策實施計劃。

其次,多種形式的產假、津貼、資金支援等福利讓高質量的家庭養育得以實現。在挪威,國家、地方政府和父母各自負擔的比例分別為40%、30%、30%。1-3歲的幼兒家庭每月可以領取由政府補貼的3000克朗(約2200元)的育兒補助金,母親享有10個月全薪產假或12個月的80%薪資產假。丹麥為鼓勵嬰幼兒與父母進行更多時間的接觸與溝通,規定0-8歲兒童的父母可以享受到不同程度的休假。0-2週歲的幼兒每人每年得到補助12500丹麥克朗(約1萬3人民幣),兒童享受白天照顧基本不用父母付費。

這些已開發國家從產假上確保父母雙方均可獲得一定的產假時間,同時帶薪休假,免除了父母因生育而失業的擔憂,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父母生育的意願。

再次,已開發國家十分重視家長教養的作用,家長可以“社群”為資源集散點參與早期教育活動,共同制定早期教育的政策和相應的措施,提高參與的意識和理念,從根本上提高早期教養的質量。國際上廣泛應用的家庭育兒指導模式,包括“家長管理培訓”(Parent Management Training)、“幫助不聽話的孩子”(Helping The Noncompliant Child)、“親子互動療法”(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erapy)、“3P 積極教養專案”(Triple P 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等。

家庭育兒指導傾向於綜合利用大眾媒介如報紙、雜誌、網站、電視、廣播等對所有家長進行知識科普;家長講座和諮詢;指導手冊和教材;視訊案例分析和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和技能演練;作業任務讓家長進行實際操練。評估指導效果也不僅僅停留於家長態度或滿意度上的主觀報告,研究者會通過入戶觀察、家長訪談、兒童問題檢核、家長每日彙報表等方式,對家長和兒童的行為進行客觀、全面考察。

辦託|如何支援0 3歲嬰幼兒的家庭教養

部分已開發國家為嬰幼兒家庭提供的育兒服務。作者供圖

中國0-3歲嬰幼兒家庭教養政策正在起步

繼2019年國務院頒佈的《指導意見》後,浙江省、江蘇省、廣東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四川省、北京市、重慶市等多個省市陸續出臺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導意見》中均明確要求加強對家庭嬰幼兒照護的支援和指導,全面落實產假政策,支援脫產照護嬰幼兒的父母重返工作崗位,加強對家庭的嬰幼兒早期發展指導。

《上海市托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作為全國首個托育服務領域的行動計劃,為0-3歲嬰幼兒家庭構建教、養、醫結合的專業化服務模式,集“教育、撫養、保健”於一體的家庭育兒指導服務資源。

在三年計劃中,上海每個街鎮都將建設1個家庭科學育兒指導站,將通過入戶指導、親子活動、家長課堂、空中課堂等方式,每年將為每個有需求的常住人口新生兒家庭提供至少1次上門指導服務,為有需求的嬰幼兒家庭提供每年不少於6次線下指導服務,同步實現線上科學育兒指導服務全覆蓋。同時,各區將至少建設1個、全市將至少建設18個兒童早期發展基地,推廣和普及嬰幼兒早期發展的理念、基本知識和育兒技能,為廣大幼兒家庭提供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

在具體的家庭教養指導專案實施方面,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上海市浦東新區婦聯、上海市長寧區婦幼保健院、華東師範大學共同合作開展了“0-3歲嬰幼兒家庭分層指導體系對提升教養質量的評估研究”專案,嘗試完成為期三年的上海市0-3歲嬰幼兒家庭分層指導模式探索。

該專案目前已經在黃浦區、普陀區、楊浦區、長寧區等多個早教指導中心開展,後期還將在全市範圍內進一步展開。通過發放指導用書、公益講座、線上app答疑等活動形式,專案希望能夠進一步提升上海市嬰幼兒家長的養育知識與能力。

結語

“十四五”規劃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提升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未來的五年,國家需重點推動幼兒養育等政策和產假制度,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探索家庭與社群合作的育兒模式,充分利用社群資源,探索與社群合作的多種育兒模式也是早期教育的重要內容。目前上海在社群建立了托育試點,在每個區有專門的公益性早教中心,為家長育兒提供了科學的指導和幫助。

但是,嬰幼兒家長對托育服務的需求還遠未得到滿足,這是中國早期教育仍然面臨的重要問題。所以,政府要進一步增加托育點,培養更多專業的早教教師,深入與社群的合作,使社群成為早期家庭的“得力助手”。

此外,政府要進一步健全嬰幼兒發展政策,健全支援嬰幼兒照護服務和早期發展的政策體系,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上海托育“1+2”檔案作為全國首個出臺托育管理標準、辦法和機制,規範托育服務質量的城市,為其他省市提供很好的借鑑。目前看來,推動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2-3歲託班,是短期內是值得鼓勵和有效的舉措。但鑑於各地區的文化、經濟差異,未來0-3歲嬰幼兒家庭教養問題的解決仍任重道遠。

(作者系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學系副教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