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

當前位置 /首頁/寶寶疾病/口腔疾病/列表

3歲以下手足口發病率最高

中國網8月6日訊 八月依然是手足口病發病的高發季節,托幼機構放假,社群散居兒童的發病風險增加,中國家庭教育網邀請北京兒童醫院特級專家張峰就兒童手足口病如何防治,對家長最關心的四大問題進行解答:

3歲以下手足口發病率最高

家長:哪個年齡段的寶寶是手足口病屬易發人群,什麼藥物可以預防,有哪些注意事項可以減少被傳染的機會?

專家:各年齡段的寶寶均為手足口病的易發人群,其中5歲以內寶寶的發病率可佔到90%,3歲以下的寶寶發病率最高。要想使寶寶免受手足口病的侵擾,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寶寶和家長都應做好個人防護

*培養寶寶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外出返家後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保持家庭環境衛生的清潔,採取溼式清掃,每天定期開窗通風

*帶養寶寶的人員也應注意個人衛生,在護理或餵養寶寶之前要洗手,父母或帶養人外出返家後應先更衣、清潔口鼻、洗淨手後再接觸寶寶;

*寶寶所使用的奶具、餐具以及玩具應定期清潔、消毒,寶寶的衣被宜勤換洗、在陽光下暴晒

*在每年5~8月份手足口病流行的高峰不宜帶寶寶到人員聚集、通風不暢的公共場所如:地下超市、菜市場、電影院、小批發市場以及商場等,避免寶寶接觸患有手足口的病人。

(2)沒能放假的幼兒園等集體機構在手足口病流行的高峰期,尤其需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

*保持幼兒園內房間的良好通風

*每天對玩具、個人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潔與消毒;

*每天對園內各個門的把手、樓梯的扶手、桌面等小朋友可觸及到的地方進行擦拭

*每天進行晨午檢,發現可疑的小朋友及時送診並進行居家隔離,同時對幼兒園內進行終末消毒

*教會小朋友正確洗手的方法,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

*幼兒園內的清潔員在進行環境清潔或消毒時應戴口罩、手套,工作結束後應立即洗手;

*一旦幼兒園內有小朋友發生手足口病,或發病的人數有所增加,需及時向上一級的衛生行政部門或教育部門報告,防止手足口病疫情的蔓延。

手足口病目前尚無針對性的特效藥物,只能嘗試使用一些抗病毒的藥物如:板蘭根沖劑、大青葉合劑、雙花口服液或利巴韋林等。

家長:帶孩子去游泳的時候染上手足口病,您能介紹下病症的傳播渠道嗎?

專家:手足口病傳播的主要途徑:

(1)呼吸道的飛沫傳播;

(2)消化道的糞-口途徑傳播;

(3)密切接觸了被患者面板、粘膜皰液汙染的用具、用品也可傳播。

家長:家長如何鑑別孩子是否患上手足口病呢,有哪些明顯的症狀嗎或者是容易忽視的不典型症狀嗎?

專家:手足口病主要分為輕型(普通型)和重症兩種。

(1)輕型往往具有手足口病的典型特徵,容易被醫生以及家長所識別。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狀多為:發熱,手、足以及口腔等部位出現皰疹性皮疹。

手足口病的潛伏期多為2~10天,平均3~5天,起病急,發熱,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手腳心、臀部以及肘或膝關節上下的面板出現淡粉色的皮疹;皮疹特點:周圍有紅暈,皮疹中央可見白色皰疹,皰疹內有少量液體;部分寶寶除了具有發熱及皮疹以外,還可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以及頭痛等伴隨症狀。

(2)重症手足口病,往往不一定具有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狀或體徵,而可立即發生腦炎、肺炎、暴發性心臟病、急性遲緩性麻痺、抽搐以及高熱等。因為重症手足口病在早期難以識別,故是導致寶寶因此而夭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果上述症狀發生在5~8月份,媽咪一定要多一根弦,儘早帶寶寶到醫院就診,以免因貽誤最佳治療時機而危及到寶寶的生命。

家長:假如孩子之前患過手足口病,是不是以後就具備免疫力,不會再被感染?

專家: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感染後引發的一種傳染性疾病,主要有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以及腸道病毒71型等,其中每種病毒還可分為多種血清型別,鑑於手足口病感染的病毒型別的種類較多,而且各病毒型別之間又不存在交叉免疫,因此,寶寶患了手足口病之後只可對所感染過的這種病毒具備免疫力,而對其他型別的病毒不會產生免疫保護,所以,寶寶得過手足口病後還會有可能再次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