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營養食譜/百科知識/列表

【補氣血的中藥】補氣血的中藥有哪些 補氣血的中藥怎麼搭配

補氣血的中藥?補氣血的中藥有哪些?氣血不足,會使人經常出現所謂亞健康的症狀,為了解決這一狀況,那麼,我們吃補氣血的中藥怎麼搭配呢?

枸杞

作用:

1、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補腎益精、預防癌症、生津止渴、改善迴圈、補血安神、改善睡眠、明目等多種作用。

2、含甜菜鹼、氨基酸、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鈣、磷、鐵等成分,對人體健康有益。

建議:

1、枸杞子適合體質虛弱、抵抗力差的人服用。

2、黑枸杞是一種中藥,也是一種食材,還是一種茶,含有豐富的花青素,適合服用。

注意:

1、服用過程,一定要長期堅持,每天吃一點,才能見效。

2、把握用量,過量食用枸杞子會使人上火、流鼻血、甚至造成眼睛紅脹不舒服等。

【補氣血的中藥】補氣血的中藥有哪些 補氣血的中藥怎麼搭配

甘草

作用:

1、補脾和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解毒,調和諸藥,適用於脾胃虛弱,脘腹疼痛,咳嗽,心悸,瘡瘍腫毒,中毒等症。

2、內含甘草甜素、甘草素、異甘草素、甘草甙、異甘草甙等,動物實驗證明甘草素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和抗炎、抗變態反應作用。

3、具有鎮咳,鎮痛,抗驚厥作用。

建議:

甘草的使用方法有很多,可以直接入藥服用,也可以直接用開水沖泡。

注意:

由於甘草具有微量的毒性,所以服用的時候千萬不要過量,並且最好也不要長期服用,避免身體出現不適的情況。

【補氣血的中藥】補氣血的中藥有哪些 補氣血的中藥怎麼搭配 第2張

黃芪

作用:

1、用於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等方面。

2、凡是中醫認為是氣虛、氣血不足、中氣下陷的情況,都可以用黃芪。

建議:

將黃芪和紅棗、枸杞子一起浸泡,這樣不僅能夠增強體質,氣色也會越來越好。

注意:

1、每次使用的黃芪量最好不要超過15克,並且分為兩三次服用,避免出現過量的情況。

2、如果黃芪使用過量,那麼患者就有可能出現頭暈、睡眠質量變差以及雙頰泛紅以及心情煩躁等情況。

【補氣血的中藥】補氣血的中藥有哪些 補氣血的中藥怎麼搭配 第3張

三七

作用:

三七可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輸出量,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蔘有明顯的優勢。

建議:

1、作為日常保健用法簡單,通常吃法是,每天3-5克,溫水或者牛奶分兩次送服,一次2到3克較為合適,最好在飯前服用,空腹服用有利於對三七有效成分的吸收。

2、燉雞或者燉排骨,雞或者排骨熟後,加入10-20克三七粉或者三七頭子,在燉10分鐘就可以了,時間不要太長,高溫會破壞三七中的有效成分。

注意:

1、月經期間不宜服用三七粉,三七粉活血化瘀是第一聖藥,月經期間服用,易導致出血過多,但如果是血瘀型月經不調,則可以用三七粉活血化瘀來調理月經。

2、懷孕期間不要長期服用三七粉,這和婦女在懷孕期間要謹慎用藥是一樣的原理,以免對胎兒產生影響。

【補氣血的中藥】補氣血的中藥有哪些 補氣血的中藥怎麼搭配 第4張

當歸

作用:

1、當歸味甘而厚,甘入脾,厚養血,具有補血的功效。

2、除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等病證外,還可用於抗心律失常、肌肉及關節疼痛、神經痛、頭痛、外科手術後疼痛、缺血性腦中風、腦血栓栓塞、腦震盪後遺症、失眠、各種炎症、高血脂、肺心病、面板病、肛裂、子宮脫垂、遺尿症等。

建議:

1、血虛腸燥的便祕,常與肉蓯蓉、火麻仁等潤腸藥配伍。

2、血淤阻滯的病證,如跌打損傷,淤腫疼痛;風寒溼痺,肢體麻木、疼痛;肩周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常與川芎、赤芍等活血藥配伍。

注意:

1、口服常規用量的當歸煎劑、散劑偶有疲倦、嗜睡等反應,停藥後可消失。

2、用藥不當會使當歸辛香走竄,月經過多、有出血傾向、陰虛內熱、大便溏洩者均不宜服用。

3、用藥不當會加重出血、腹瀉等症狀。

4、當歸的藥性有點燥烈,所以陰虛的人在使用當歸時,一定注意要加上其他的藥來抑制當歸燥烈的藥性,不然服用者會上火。

【補氣血的中藥】補氣血的中藥有哪些 補氣血的中藥怎麼搭配 第5張

白朮

作用:

1、白朮性溫,味甘、苦,功能補氣健脾,燥溼利水,止汗安胎,可用於脾氣虛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氣、自汗。

2、虛運化失司,水溼停留的痰飲,水腫;妊娠脾虛氣弱,胎氣不安,足腫等症。

建議:

1、補脾胃可與黨參、甘草等配伍;消痞除脹可與枳殼等同用;健脾燥溼止瀉可與陳皮、茯苓等同用。

2、治寒飲可與茯苓、桂枝等配伍;治水腫常與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

3、與黃芪、浮小麥等同用,有固表止汗之功,可治表虛自汗。

注意:

1、陰虛燥渴,氣滯脹悶者忌服。

2、忌桃、李、菘菜、雀肉、青魚。

3、凡鬱結氣滯,脹悶積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癰疽多膿,黑瘦人氣實作脹,皆宜忌用。

【補氣血的中藥】補氣血的中藥有哪些 補氣血的中藥怎麼搭配 第6張

作用:

1、西洋參味甘,微苦,功能補氣養陰,清火生津,適用於肺虛勞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症。

2、人蔘有補益強壯作用,可抗衰老,適用於久病體虛,心悸怔仲,自汗肢冷,氣短,虛脫,心衰,神經衰弱等症。

3、太子參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補肺健脾,益氣生津,可用於脾氣虛弱的食少,倦怠小兒清瘦;肺虛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後氣陰兩虧等病症。

4、黨蔘含有菊糖,生物鹼,皁甙,維生素B1、B2等成分,能興奮中樞神經,使精神振奮,消除疲勞,亦可增加紅血球和血色素,並能增加免疫力;對化學療法及放射方法引起的血細胞降低也有升高作用。

建議:

1、西洋參1—3克,水煎代茶飲,有潤喉美聲之效,戲曲、歌唱演員常飲,有益於嗓音保健。

2、人蔘切成薄片,放入口中慢慢嚼之,也可將參片用蜂蜜或冰糖水浸泡,次日服用,成人每日干參1克,鮮參3~4克,兒童減半,早晚飯前像嚼泡泡糖一樣食之。

3、太子參一般用量每天10-30g,大劑量用到60g即可。本品尚未見到明顯的副作用,但沒必要超過60g,避免浪費藥材。

4、黨蔘單獨沖泡服用,那麼每次十克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和其他的藥物搭配,那麼用量也應控制在20~45克之間。

注意:

1、西洋參與其他藥物一樣,也會有導致不良反應的副作用,如果服用西洋參出現畏寒、腹痛、腹瀉、食慾不振、面板過敏、瘙癢等症時,應當立即停止服用。

2、人蔘感冒發熱的時候不適合服用,氣喘、喉嚨乾燥不適合使用人蔘,溼熱所引起的腹中忌浮腫人蔘,失眠多夢以及心情煩躁的患者不建議服用人蔘,別濫用人蔘。

3、太子參雖補力平和,但終為味甘之品,所以凡病有實邪者忌用,故邪實之證慎用。禁忌:高血壓及腎炎、胃炎患者不宜多食。

4、黨蔘泡水喝千萬不能夠用量過大,或者是服用時間過長,否則容易導致身體出現燥火旺盛的情況。

【補氣血的中藥】補氣血的中藥有哪些 補氣血的中藥怎麼搭配 第7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