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1-3歲/幼兒教育/列表

孩子的起跑線究竟在哪兒

贏在起跑線算什麼?香港家長要讓孩子贏在子宮裡。老公擔心孩子太早上學很可憐,沒有學位念更可憐,不識字更可憐,為了把孩子送入心儀的學校使勁渾身解數。

孩子的起跑線究竟在哪兒


“名校只收一月寶寶,所以一定要贏在子宮裡,算好懷孕的月份,正好一月出生。爸爸為了讓孩子進心儀的幼兒園,甚至放棄自己的工作,去面試當校工。”

父母一味追求所謂“好”的教育,傾盡所有去付出、去籌謀,這樣激進的教育投入,真是讓人瞠目結舌。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萬千父母內心的一種教育焦慮。

但孩子進不了名校幼兒園,就真的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荒謬的不是名校幼兒園

而是家長盲目的教育投資

印度電影《起跑線》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一對中產階級夫婦拉吉和米圖,為了讓女兒進入名校,義無反顧加入到搶奪起跑線的隊伍,想盡了各種辦法。

他們凌晨在校門口排隊報名,花重金搬進了學區房,扮演成上流人士。甚至為了爭取政府配給貧困生的名額,又搬到貧民窟假裝窮人。

費盡心思的過程中,米圖周而復始的碎碎念:孩子念不到好的幼兒園就進不了好的中學,進不了好的中學就沒法考上好的大學,考不上好的大學就不能進入跨國公司找一個好工作.........

在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這也代表了大多數父母的內心困境。

如果說,孩子在幼兒園環節輸了,就意味著輸掉整個人生,這樣的教育心態,對孩子來說太可怕了。

之前看過一個視訊,感觸很深。

視訊裡的母親,沒有上過學,以販賣水果為生。

她以銷售水果的方式,讓女兒學會獨立思考,在實踐中成長。

當女兒賣不出水果冰棍時,她並沒有批評女兒異想天開,而是給予正確的引導,告訴女兒可以去市場,學習別人怎麼賣。

視訊的最後,母親說:“如果有一天我不在她身邊,她也有解決好問題的能力,照顧好自己。”

短片是由真人故事改編,現實中賣冰棍的小姑娘,後來獲得獎學金,考上了泰國最好的大學。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好的教育,並不是靠錢砸出來的,父母應該理性教育投資。

教育的全部意義,也不是讓孩子揹負沉重的愛,在賽道上拼命競爭,在芸芸眾生中勝出。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底氣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樹,那麼學校教育就是這棵大樹的枝葉,家庭教育則是根基。根基扎得越深,大樹就越枝繁葉茂。”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心靈的催化劑。

1.身體力行做好孩子的榜樣

克魯普斯卡婭說:“對雙親來說,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新家風類節目《兒行千里》,第一期邀請嘉賓,麻省理工大學博士後,登上哈佛大學畢業典禮演講臺的中國大陸第一人。

出生在湖南的一個農村,一對高中沒畢業的父母,卻將兒子培養成了華人的驕傲。

當主持人問到父母的教育祕籍,他們都笑著說沒有獨特祕方:

“兩個人都不打牌的”

“每天看他們做作業”

“別人都出去賺錢,我們就多喂點豬,多種點田”

“我自己喜歡看書,孩子也有那個愛好”

“家裡的四方桌子,一人一邊,每人拿本書,看誰坐得最久”

這些細節,又足矣看出,優秀很大程度上來自父母的影響,他們深諳言傳身教之道。

托爾斯泰曾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

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如春風化雨般傳遞到孩子身上,決定孩子的樣子。

楊絳先生曾在自傳中寫道:“榜樣的作用很重要,我自己就是受父母的影響,由淘氣轉向好學的。”

我想,對孩子來說,不是一定要花重金,進名校,才算是接受好的教育。

父母的榜樣力量才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最大動力。父母的自我成長可以為孩子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2.尊重孩子自由選擇的權利

作家稱自己是一個“痴情”的父親,對女兒呵護備至的養育,而他對女兒的教育卻有著自己的理念。

“對於孩子的未來,我從不做具體的規劃,只做抽象的定向,就是要讓她成為一個身心健康、心智優秀的人。”

不給報任何的課外班,也不操心她的功課,但卻一直是優等生。

熱愛藝術,彈得一手好鋼琴,但她小時候給媽媽寫紙條:“鋼琴給我帶來了百分之千千萬萬億億的煩惱!真的!沒有錯!”

夫婦意識到孩子的痛苦,立即調整了學琴的時間,還不讓她參加考級。事實證明,讓孩子輕鬆面對音樂,更能進入真正的藝術狀態。

認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

“要把孩子看作一個靈魂,亦即一個有自己獨立人格的個體。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則是一種教養。”

我們不能強加自己的期待到孩子身上,要理解並尊重孩子的選擇,給予他足夠的愛和自由。

心理學者在《當我遇見一個人》中寫道:“讓孩子內心富足並不一定需要父母經濟富裕,關鍵是父母能否不評判孩子的欲求。”

父母提供再富足的物質生活和教育條件,都比不上讓孩子按自己的意願,成為理想的自己。

克里斯托弗·莫利曾說過: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成功,那就是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尊重獨立的靈魂,讓孩子順應天性,愉快的成長,是為人父母必須有的教養。

3.溫暖的家庭氛圍影響孩子內心的力量

最近,參加一檔節目《女兒們的男朋友》。元氣、開朗、自信讓大家直呼才貌雙全。

深受大家喜愛的人格魅力,和爸爸的教育方式有關。

節目中有一個環節,考驗爸爸對女兒的瞭解,對女兒瞭如指掌,連最近和誰玩得好都知道。

讓人意外的是,是一個單親爸爸。但他家庭觀念很重,拍戲賺錢之外,依然對孩子傾注了滿滿的父愛,為孩子創造溫暖的家庭氛圍。

節目中點評嘉賓說,“一看就是在愛的包裹中長大的孩子,沒有童年創傷的孩子”。

她坦言小時候父母離異,讓自己變得很敏感,很會察言觀色,童年造成的創傷,會跟隨一輩子。

在愛的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內心深處才會生出力量,人生底色才會是光明的。

這讓他有足夠的勇氣,在成長道路上自信前行,並學會善待周圍的一切。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中說:

“我們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怕孩子走錯人生路,卻忘記了親子關係最重要的元素,就是與孩子共享快樂時光,與他們一起歡笑、一同成長。”

我們總是想要拼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給他們報幾萬塊的輔導班,為他們買上千萬的學區房,卻偏偏忽略了孩子內心對愛的需求。

父母對孩子教育的投入,並不在於多少金錢,而在於情感的支援,用心的陪伴,智慧的引領。

最高的起跑線,是讓孩子成長為一個善良、自由、豐富的人,才能跑贏人生這場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