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1-3歲/幼兒教育/列表

與孩子分床睡過早過晚都不行

關於何時與孩子分床睡,家長有什麼看法呢?與孩子分床睡過早過晚都是不利的,接下來看看怎麼建立孩子的獨立性與安全感?

去年四月份,演員馬伊琍發了一篇長微博,講述了關於她對於“孩子是否應該和父母分床睡”的看法,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

馬伊琍主要認為:從小訓練孩子獨立、延遲滿足、挫折教育,現在看來都是胡扯,越是從嬰兒時期就得到充分情感迴應的孩子,長大後才會有安全感,才能真正獨立。

很多網友為馬伊琍的想法點贊,認為孩子的安全感就是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的,愛就要愛得充分,這才是建立孩子安全感與獨立性的基礎。

而有的網友則認為:安全感來源於生活的各種日常,並不代表某一樣不滿足,孩子的安全感就會消失殆盡,特別是小嬰兒,就應該讓他睡小床,避免孩子因為大人睡覺時的各種不小心發生意外。

其實,孩子與家長要不要分床睡一直都是很多爸媽疑惑的問題,讓孩子分床睡有利有弊,最主要的是要看孩子的年齡以及孩子是否意願,做出決策的前提也是出於對孩子安全和獨立性的培育。

與父母睡同一張床的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溫暖與陪伴,他們也會更容易感到安全感,所以睡覺時會更踏實,也更容易睡著。但如果家長睡沉或者是喜歡多動的話,會很容易導致孩子睡覺時呼吸困難最終喪命的悲劇。

除了同床睡存在的安全隱患之外,長時間讓孩子與父母同睡一張床,很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感。這種依賴感會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旦遇到挫折或者困難,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自己嘗試獨立去解決,而是直接向父母尋求幫助。

與孩子分床睡過早過晚都不行

而與父母分床睡的孩子,他們需要獨自克服孤獨和黑暗的恐懼,這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對孤獨和黑暗不產生恐懼的孩子會懂得合理地調整自己的情緒,一旦遇到困難或者挫折時,孩子會及時管理好情緒問題,用積極陽光的態度去面對。

但事實上,讓孩子獨立睡一張床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如果防護不當,孩子也容易因為摔下床而受傷,家長們也會因為擔心孩子而產生焦慮心理

可即使我們都知道,孩子與父母分床睡是必然的結果。但究竟什麼時候分床睡是最好的,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研究表明,到了3-6歲這個最佳年齡段給孩子分床睡是十分有利於孩子培養獨立能力的。但如果錯過這個年齡段,太早太晚,對孩子的性格等各方面都會受到影響。

太早讓孩子分床睡的危害:

孩子太小就跟父母分開睡,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產生自卑心理,可能還會產生被父母拋棄的感覺。而3歲以內的孩子因為沒有完全獨立生存的能力,沒有父母的陪伴睡覺肯定會害怕,這將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和交往能力。

太晚讓孩子分床睡的危害:

有相關專家認為:4-6歲是孩子的性萌芽期,孩子在5歲左右,就能開始意識到男女之間的性別差異,這成為確立自身性別認同(即確認自己是男性還是女性)的基礎。細心的父母會發現這個時期的孩子性行為會相對活躍。

因此,如果孩子太晚與父母分床睡,會導致孩子產生各種怪異行為,影響孩子的性格、心理髮展。

美國育兒作家珍妮·艾裡姆說:孩子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作為孩子最親密的家長,我們應該如何讓孩子適應分床睡呢?

從分床不分房開始

與孩子分床睡過早過晚都不行 第2張

凡事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孩子適應獨立睡覺也不例外。

平時已經習慣與父母同床睡的孩子,如果我們操之過急就讓孩子自己一個人睡的時候,最容易損害孩子的安全感,讓孩子產生恐懼。父母在一開始可以通過分床不分房的方法,讓孩子慢慢適應和過渡。

讓入睡變得有儀式感

與孩子分床睡過早過晚都不行 第3張

讓孩子喜歡分床睡,可以給孩子打造一套獨特的入睡儀式。

比如,在孩子睡覺前,父母們可以在房間陪伴孩子,給孩子講講故事、玩玩遊戲、說說悄悄話,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分散即將獨自睡覺的恐懼,充滿儀式感的入睡環節也能讓孩子培養多種好習慣。

培養孩子對床的感情

與孩子分床睡過早過晚都不行 第4張

當決定讓孩子分床睡時,父母可以嘗試帶著孩子一塊佈置自己的小床,將孩子喜歡的元素與床搭配,讓孩子通過佈置自己的小床培養對床的感情,有熟悉並且喜愛的元素玩具陪伴不僅有利於孩子入睡,還可以消除孩子的孤獨感,減少一個人睡覺的恐懼感。

固定睡覺時間

與孩子分床睡過早過晚都不行 第5張
與孩子分床睡過早過晚都不行 第6張

養成固定時間睡覺的好習慣,能夠讓孩子作息規律,更容易入睡。

同時,家長要營造溫馨靜謐的入睡環境,睡前不要讓孩子觀看過於劇烈的動畫或遊戲,也不要打罵孩子,讓孩子保持平和的情緒,孩子也會容易進入睡眠,並且會睡得很好。

如果決定讓孩子分床睡,家長還要注意很多安全隱患,比如孩子的睡姿是否健康、被子的厚度是否合適、周圍的環境是否安全……

不同父母對於“該不該和孩子分床睡”持有不同的態度,這其實都是愛孩子的體現,但孩子終究需要自己去面對許多事情,不要因為自己的“不忍心”而剝奪了孩子全面健康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