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活動

當前位置 /首頁/早教/親子活動/列表

父母言傳身教培養孩子的公共空間意識

我們常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言傳身教,作為父母,我們首先就要懂得什麼才是真正的言傳身教,我們要自己首先作為一個優秀的父母,擁有優秀的品質,才能將這些優秀的品質在日常生活中帶給我們的孩子。

讀了蒲公英評論《書店不該是小孩子玩耍的地方》一文,我深有同感,家長確實應從小培養孩子的公共空間意識。

我基本每週末都帶孩子去圖書館,也常常看到該文中出現的情景:一些孩子在圖書館追跑打鬧、大聲說話,家長卻毫不制止,當這是自家的地盤;甚至一些家長在圖書館親自給孩子大聲朗讀,毫不顧忌圖書館是需要安靜的公共空間。

孩子的公共空間意識從哪裡來?從父母的言傳身教中來,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中來,從平時養成良好的習慣中來。我在《陪伴是禮儀不是戾氣》一文中曾經寫到過這樣一群“電梯裡高分貝的八仙女”:2015年暑假,在美國舊金山某酒店的電梯裡湧進來四對中國母女。這“八仙女”以高分貝音量旁若無人地聊著剛才在商場裡的赫赫戰果,不時噴發出興奮的大笑聲,讓我們這些先進電梯的乘客無所適從、無路可逃。需要先出電梯的人也沒有享受被後進電梯的“仙女們”讓道的待遇,差點錯過了樓層……等其他人終於都出電梯之後,兒子小聲問我:“媽媽,她們怎麼在電梯裡那麼吵啊!”我告訴他,你說得對,我們在公共場合就應該小聲說話。

父母言傳身教培養孩子的公共空間意識

中國遊客在國外旅遊時的高分貝音量似乎屢被詬病——

到國外旅行,在商場裡,瘋狂血拼的是中國人,大聲嚷嚷的也是中國人,不時聽到孩子們大叫:“我要這個,我要那個!”

在餐廳裡,本來安安靜靜的,如果進來個中國旅遊團,那就變得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在電梯裡,媽媽是大嗓門的,孩子往往聲音更大,完全不顧這是公共場合。

父母言傳身教培養孩子的公共空間意識 第2張

家長應該在公共場合注意說話的音量,從小培養孩子的公共空間意識。要求孩子做到的事,父母自身就應先做起來,為孩子樹立榜樣。在家裡就不要大聲說話,儘量和聲細語,這樣孩子在公共場合才會習慣於低聲說話;到了公共場所,更要讓孩子注意音量不能影響到別人;而且在火車上、飛機上聽音樂、看電影都應該戴上耳機,因為這些都是公共空間。

從小教給孩子公共空間意識,在公共場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風度,是和諧,是讓孩子受用一生的真正的貴族氣質。

那些沒有公共空間意識的家長,不是大大咧咧,也不是不拘小節,而是自私,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以佔用公共資源和空間為樂。傳遞這樣佔小便宜的意識給孩子,孩子長大了遲早要吃大虧的。培養貴族氣質不一定非得黃金萬兩家財萬貫,倒是需要在小事、細節上點滴積累和嚴格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