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早教/行為心理/列表

家長對孩子交友莫過分擔心

有些父母擔心孩子交到不好的朋友,於是經常會干預孩子的交往。但是,這樣做孩子交往的“第三者”,其實對孩子是十分不好的,而且不利於孩子與家長的信任感培養。

家長對孩子交友莫過分擔心

小田同學約了同學一起出門,結果沒多久就回家了,她一臉掃興地告訴媽媽:“約了一起玩,居然同學的媽媽也陪來了!實在沒意思。”

據瞭解,家長成為孩子交往的“第三者”,這種現象屢見不鮮。一些教育專家認為,家長應當幫助和引導孩子學會交往,但這種“包辦”式的陪伴,並不利於孩子成長,反而會增加孩子與家長間的不信任感。

家長作陪“買”放心

在某民辦國中念二年級的小田前些天約了好友小李逛街上書店。小李的母親知道後,提出自己可以請假,陪伴女兒一起去,於是出現了上面的情形。

“我對她們很好的。我說你們倆想吃什麼就買什麼,統統由我來買單。”在一家快餐店,小李母親掏錢買了兩份點心;到了手機商鋪,她又主動表示願意幫忙買手機小掛飾。儘管這樣,小田還是覺得渾身不舒服。

而小李母親認為,自己出來陪伴女兒,是為了孩子好。她說:“孩子不大不小,跟同學一起出去,我不放心,交通安全、飲食安全,有時小孩考慮得不周到。”出於安全考慮,家長硬要充當孩子與同伴交往的“第三者”。一位家長說:“我女兒念九年級,說要與同學出去。看到她在家裡經常看言情小說,我就怕她早戀,所以她一提出外出,我就會多一份心眼,甚至要求同行。”更有一些家長明裡不陪伴,卻在孩子出門後進行跟蹤盯梢。

 學生交流盼自由

“自己與同學外出逛街或玩耍,願意由家長陪伴嗎?”記者曾就這個話題詢問了5個國中學生,結果4個同學“不樂意”,只有一個學生說:“願意,但只有在這麼一個情形下,就是需要母親大買單。”

一位高中女生說:“家長對我們同學之間交往不放心,其實就是用自己比較陳舊的想法束縛我們。在他們眼裡,同學之間外出一定會發生一些事情,無形中將我們的交往空間窄化了。”而另一位今年升高三的男生認為,同學一起外出很正常,“我們經常在一起打打籃球,尤其是暑假,更應當多加強與同學交流,這樣生活才更有樂趣。”一位在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擔任學生會主席的男生說,家長如果讓我們早點成長,就應該去掉過度保護的心態,連同學之間外出都要當陪伴者,從表面上看是愛護孩子,其實這會弱化我們的能力。

過度保護不可取

家長充當學生外出陪伴人的角色,在國小生身上更為突出。明珠國小校長倪中華認為,對國小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同學結伴外出,根據路途長短、目的目標,家長要加以關心,但也並非每次都要去陪伴。只要在安全範圍之內,應當儘量讓孩子學會自由交往,不過可以採取事先詢問、事後交流等方式加以引導。而對國小高年級或國中學生,只要理由正當,安全有保障,應當鼓勵孩子通過外出交往獲得生活的經驗和人際交往的方法。

楊浦區德育室主任戴耀紅分析,多數家長之所以願意充當同學外出陪伴者的角色,還是在於過度保護。其實他們這樣做,沒有顧及孩子的切身感受和心理。且不說孩子們外出玩耍一直處於家長眼皮底下的尷尬,就連學會基本的交往、學會生活的過程都被“遮蔽”了。一些家長以孩子小不懂事為由不敢放手,長期下來,會使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