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發展

當前位置 /首頁/早教/智力發展/列表

【關於描寫春分節氣的詩句】春分節氣的溫度

詩句

1. 紫恨紅愁千萬種,春風吹入此中來。——沈固《折花仕女》

2. 惟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楊巨源《和練袖才楊柳》

3.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5.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絕句》

6.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李白《勞勞亭》

7. 東風便試新刀尺,萬葉千花一手裁。——宋·黃庶《探春》

8.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

9.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簷間積雨聲。——《新城道中二首》之一

10.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

11.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白居易《春秋》

12. 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春興》

13.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舟》

14. 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宋 王禹稱

【關於描寫春分節氣的詩句】春分節氣的溫度

15.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16.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後》

17. 春風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柳外行;與燕作泥蜂釀蜜,才吹小雨又須晴。——《春思》

18.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19.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20. 春風取花去,酬我以清陰。——《半山春晚即事》

21. 春風騁巧如剪刀,先裁楊柳後杏桃。——宋·梅堯臣《東城送運判馬察院》

22.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于謙《除夜宿太原寒甚》

23.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4.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25. 鏡前飄落粉,琴上響餘聲。——《詠春風》

26. 捲簾亭館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風。——《南溪早春》

27. 連夜深山雨,春風應未多。——惲格《曉起》

28.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溫度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烏茲別克等國的新年,有著3000年的歷史。

各地當日平均氣溫一般是10~12℃以下(各個地區標準不很一致),時間連續5-7天以上,就有可能造成水稻嚴重爛秧。因為水稻和棉花都是喜溫作物,在10~12以上時,最低氣溫在5℃以上的晴好天氣時,才有利於齊苗壯秧。

反過來,出現低溫陰雨,便可想而之了。霜和霜凍是春季遇到寒潮和強冷空氣的產物,在氣候偏暖期,寒潮比較少見,但也不能麻痺大意。

初春時節,當氣溫回升比較快,之後又出現一段時間氣溫持續偏低,這種天氣現象人們稱作倒春寒。在南方倒春寒最主要的影響是早稻爛秧,在北方會影響到花生、蔬菜、棉花的生長,嚴重的還會造成小麥的死苗現象。

春分時節,在我國的西北大部、華北北部和東北地區還處在冬去春來的過渡階段,晴日多風,乍暖還寒。根據近幾年對沙塵天氣的統計,4月最多,3月次之,春分15天,正處在3月底到4月初,在這些地區,大風捲起的揚沙、高空飄來的浮塵,特別是沙塵暴對大氣造成的汙染,每每都受到眾人的關注,成為一時的熱點話題。

【關於描寫春分節氣的詩句】春分節氣的溫度 第2張

由來

春分是從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開始至4月4日(或5日)結束。春分,每年公曆3月20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0度(春分點)時開始。這天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徵,春分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在遼闊的大地上,楊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

我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便是說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併發出閃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於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古代黃河流域與之相應的物候現象為"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見《農桑通訣》)。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地區農諺:"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幹金。"春分亦是傳統節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禮記》:"祭日於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此俗歷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後,宮中詞廟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於是日致祭宗祠。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載:"春分日,民並種戒火草於屋上。有鳥如烏,先雞而鳴,'架架格格',民候此鳥則入田,以為候。"明代山東淄川於是日栽植樹木,作春酒,釀酷。《文水縣誌》載:"春分日,釀酒拌酷,移花接木。"

【關於描寫春分節氣的詩句】春分節氣的溫度 第3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