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呵護

當前位置 /首頁/寶寶護理/寶寶呵護/列表

一個醫生對兒科用藥的思考

細心的家長也許發現,自己孩子的治療用藥中許多都是用成人藥品替代,原因是缺乏兒童專用藥物嚴重的品種、劑型。 兒童就診,國內國外有著截然不同的處理差別,也存在著共同的專用藥匱乏的尷尬。這其中,關乎父母對醫生的信任,關乎醫生用藥的無奈,關乎藥品研發的困境等等,不一而論,但都值得我們深思

一個醫生對兒科用藥的思考

一位醫生對國內兒科用藥現狀的思考

“我的一個前輩退休後,每年會到加拿大蒙特利爾與他女兒及四歲的外孫朵朵團聚一段時間。看到他在微信裡寫的一段話,摘錄如下:

女兒說:“這邊小孩看病需要各種等待,等半天可能處方就是叫你多喝水,然後打發回家,半顆藥都不開……但是看到多多現在這麼健康和結實,我很支援這種激發自身抗體的自然康復醫療方法。”但中國很多家長恐怕會跟醫生髮火:藥都不開還叫醫生?!卻不想自己是否是吃錯了藥。 這段話讓我想起以前的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國外兒童看病的經歷。一個在美國波士頓生活的國人,兒子到了冬天幾乎每一兩個月都會有一次感冒,偶爾也會帶去看醫生,但是結果都一樣:普通感冒或流感,不用驗血驗尿也不用吃藥打針,多喝水,短則兩三天,長則五六天,自然會好。如今他的兒子兩歲多,除了例行的常規體檢,看醫生的次數大約只有七八次,還沒有因病打過針或吊水。 如出一轍,如此的相似。 但是,視線轉回中國,當你心急如焚的帶著孩子去找醫生,醫生告訴你同樣的話,我想,只會有極少數家屬放心的回去,更多的家屬則會質疑,這醫生會不會看病啊,發燒三天了,連藥也不開,鹽水也不打,化驗也不驗!因為在他們的理解裡,藥都沒開,就是等於沒有看病。 為了迴應這種質疑,中國醫院裡的兒科總是人滿為患,生病的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吃藥、輸液。我以為,孩子的住院,對於醫生來說,除了那些病人心中理解的“利益”問題,更重要的是規避責任的問題。發燒、黃疸、腹瀉等等常見的疾病,雖然出現併發症的概率小之又小,但只需要一例,醫院和醫生就能成為被告,甚至被迫丟掉飯碗。 這種無奈規避的方式,除去體制之外的因素,不得不說在某種程度上,家屬從未停止的質疑或多或少的促進了這種不當行為。 我的這位前輩不是醫生,他的家人也沒有從事醫療行業的人。我想,他們在選擇信任醫生之後,雖然也許不能夠完全理解,但產生的良好結果,會讓他們變得安心踏實。

我是一個醫生,由於職業的原因,經常會在需要的時候得到一些專業兒科醫生朋友的建議。所以,對他們給我提出的建議,我都能理解,也能夠對他們保持足夠的信任。事實證明,這種專業的信任給我帶來的是巨大的裨益——兒子的健康。”

“一個朋友向我求助:醫院開的兒童藥,醫囑要減半使用,可藥品是膠囊類製劑,不知如何使用?

朋友不是醫生,有此問似乎很正常。事實上,關於兒童用藥的問題,許多的醫生也是頭痛至極。 細心的家長也許發現,自己孩子的治療用藥中許多都是用成人藥品替代,原因是缺乏兒童專用藥物嚴重的品種、劑型。然而,孩子和大人的身體,除了體重不同,身體發育、吸收和代謝狀況都有不同,簡單地按成人用藥量的“縮小版”給孩子用藥並不科學。 即使一些藥有兒童專用藥,但是在劑量方面也並不是很合理,沒有專門的小包裝,因此使得醫生“也只能靠用藥經驗來開藥”。

現在不光缺藥,還缺兒童使用說明書。“說明書上大多寫‘兒童酌情減量或者減半’,但幾個月嬰兒跟十幾歲孩子差別很大,怎麼減半?很多兒科醫生開藥心都是慌的,不知道有沒有副作用。‘酌情’意味著沒有經過兒童臨床研究,給兒童使用很不安全,藥品過敏發生機率很大。”

“酌情減量”帶來的不僅僅是醫生的困惑,也給家長帶來了許多的麻煩。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去醫院給孩子開藥,常常出現“半片”或者“四分之一片”,但從藥房拿到的藥卻是成片的,服用時只能用手掰。但一片直徑不到1釐米的藥,如何能精確的分成兩份甚至四份? 我作為一個家長,對於孩子常吃的藥,名字都爛熟於心了。但每次都不得不詢問每次吃藥時的劑量,也不得不做著研磨分藥的無奈之舉,只是為了兒子那稚嫩的生命一天天的健康成長。

記得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是上帝牽著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以此自勉,一切為了孩子的健康!”

為什麼會存在過度治療和錯誤治療?

原因在於,西醫很多藥物的機理是在於消除症狀。曾有西醫的博士在公眾媒體上發表了一個結論“西醫無法治癒感冒”。也就是說,西藥對於小兒常見的感冒咳嗽腹瀉等情況,能做到的,可能大多隻是讓孩子舒服一點。但長遠來看,這些消除症狀的代價是會讓孩子失去自愈的機會,導致反覆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