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呵護

當前位置 /首頁/寶寶護理/寶寶呵護/列表

兒童發燒 家長應該知道的事

關於寶寶發燒已經是父母的家常便飯了,但是對於寶寶發燒還是有很多父母沒轍,關於孩子的發燒你知多少?以下是作為父母應該要知道的事。

1發燒的概念體溫超過正常就叫發熱,正常的體溫是腋下溫度36℃到37.3℃之間。如果超過了這個溫度,我們就認為是發熱了。發熱也有發熱程度的區分。發熱分為低熱、中度熱、高熱和超高熱。不同的溫度,對應不同的區間。

兒童發燒 家長應該知道的事

大家要記住這些發熱程度區分的數字,這樣的話,跟醫生溝通交流的時候就能準確說出發熱的溫度以及發熱的程度,醫生就會更容易的判斷孩子的病情。比如有的時候我們遇到一些媽媽,跑過來說:“哎呀,我的小朋友發燒溫度很高,是高熱。”一問,38.2℃。38.2℃就不算高熱,只能算中度熱。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把溫度、發燒的程度搞清楚,這是很重要的概念。

發燒分三個時期,典型的發燒,高燒的話分為寒顫期、高熱期和退熱期。

寒顫期:寒顫期的時候,人會覺得怕冷,手腳冰冰的,嘴脣是蒼白或者發紫的。

高熱期:體溫從低往上升,升到一個比較高的溫度,就會持續下來,這個時候就是高熱期。高熱期的時候手腳不會再像之前那麼冰涼,嘴脣也不再像之前那麼紫得厲害,但這個時候,整個面板都會非常滾燙,呼吸也會變得比平時要快,全身還會感覺到疼痛不適。這是因為體溫升高,造成的生理的不舒服。

退熱期:在高熱期過後,由於藥物或者疾病本身的原因,體溫開始逐漸下降,這個時候就是退熱期。這個期間,體溫從高往下降的時候會出汗,體溫會下降,由於出汗會消大量的水分,就會覺得口渴,想喝水。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溫度高的時候,人會怕冷,溫度低的時候、往下降的時候會出汗,其實這跟人的體溫調節有一定的關係。

溫度調定點學說

醫學上有體溫調定點學說。人是恆溫動物,人的體溫會恆定在一定範圍之內,就是剛剛說的36℃到37.3℃之間。人為什麼可以把體溫調控得這麼好,只有這麼短短的一度的區間呢?因為人會控制自己的體溫,通過產熱和散熱的平衡來達到溫度的恆定。

控制這個生理功能的中樞大腦裡,大腦裡有一個體溫調定點的中樞,相當於我們空調的開關。空調夏天想定在25℃,就可以把開關開到25℃,如果想溫度高一點就調高一點。人體的大腦裡同樣有一個相當於空調遙控器的開關的地方,它可以把人體的體溫設定在36℃-37.3℃之間。不過,在疾病的狀態下這個溫度就不再是36℃-37.3℃了。如果我們有疾病或者是感染的情況,溫度調定點就有可能上調,調到38℃或者39℃、甚至更高,這個時候身體就會認為,我們的正常體溫不再是36℃-37.3℃,而是一個更高的度數。

比如說由於疾病的情況,我們把身體條定點調到了39℃,這個時候人還沒有發燒,溫度是37℃,離39℃還有一段距離。怎麼辦呢?身體就會動員各個部分的力量,把溫度調高到39℃。這時候人就會怕冷,寒顫。因為寒顫的時候肌肉會產生大量熱量,這樣就會產生很多熱量讓體溫升高。同時手腳變冷,嘴脣變紫,這是因為外周的一些末梢血管收縮。散熱減少,人體產生的熱量比散出的熱量多,導致體溫逐漸升高。

當體溫逐漸升高,升到已經設定的調定點,假設是39℃,當達到39℃的時候,身體的感受器就會告訴大腦,已經到我們設定的溫度,現在是正常的。這時候人就會舒服一點,不會再出現寒顫、讓手腳變得很冷來產生熱量。這時溫度相對來講就是平衡的狀況,就是發燒的第二個時期,高熱期。這時全身的溫度都會很高,隨之而來就有溫度太高帶來的表現,比如呼吸急促。呼吸急促是因為人在發熱的時候,整體代謝比平時高,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呼吸就會隨著體溫的增高而變快。

假如我們吃了退燒藥,或者疾病本身的發展過程,讓體溫調定點從39℃降到正常或者接近正常,大腦就又會接到訊號——我現在的溫度高於正常溫度。於是加強散熱。這時候人就出汗了,通過汗液的蒸發,把熱量帶走,讓體溫降下來。

這就是一個體溫從低到高、發燒、到發燒持續、再到發燒退下來的正常的過程。理解這個過程,對將來判斷孩子的病情,判斷要不要給孩子吃退燒藥,都是有幫助的。

2怎樣測量體溫

哪些情況下會測量體溫呢?

下面列舉了六種情況:

兒童發燒 家長應該知道的事 第2張

寶寶看起來不舒服,摸起來比平時溫度高,或者有一些生病的症狀,只要你擔心,都可以給寶寶測量體溫。

測量體溫涉及到用什麼工具測量,用手摸呢,還是用特殊的工具?一般來講用手摸是不準的,我更推薦用體溫計來準確讀數。

測體溫用那種溫度計呢?

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有四種體溫計,也是家長最常選擇的。

兒童發燒 家長應該知道的事 第3張

我推薦兩種,第一,耳溫槍;第二,電子體溫計。這兩種裝置測量非常準確,也很安全。

電子溫度計:我們家選用的是電子體溫計,電子體溫計測量很準確,測量時探頭緊貼面板或口腔,測量時間比較久,需要好幾分鐘,當測量達到準確讀書時會發出“滴”的一聲來提示你測量好了。

耳溫槍:測量的原理是測量耳朵裡鼓膜的溫度,鼓膜能夠反映身體核心溫度。耳溫槍如果測量方法準確,度數是非常準確的。耳溫槍有一個優勢是測量時間很短,幾秒鐘就可以了,對於不太配合的寶寶,用耳溫槍比電子體溫計要更好。不過有一個缺點,比較貴,一般兩三百元,電子體溫計一般幾十元。

兩種不建議的體溫計:

水銀溫度計:水銀溫度計實際上測量很準,但是有潛在的風險。大家知道,水銀含有汞,汞是一種重金屬,如果水銀溫度計不小心打破了,水銀蒸發到空氣,會對呼吸系統造成一定毒害。水銀如果洩漏到自然界中,會在自然界細菌的作用下,變成有機汞化合物,這些有機汞化合物可以通過水、魚,逐漸富集,富集到大型魚類的體內,如果吃這些大型魚類,就會攝入有機汞,有機汞對神經系統是有毒性的。所以不管是為了自己的健康還是大家的健康,都不建議大家用水銀溫度計。如果家裡有水銀溫度計,建議大家收起來,不要再用了。

紅外感應溫度計:同樣是不推薦的,因為測量並不是太準確。雖然讀數很快,不需要接觸面板就直接可以讀取資料。它主要用於車站、機場,用來篩查發熱人群,讀數並不是太準。如果家庭使用,我還是建議大家用耳溫槍或者是電子體溫計。

為什麼體溫”測不準“?

經常聽到爸爸媽媽會抱怨:“我明明用的耳溫槍,但就是測不準,為什麼我在家還是39℃,一到醫院你一測就是38℃了,到底是你的體溫計準還是我的體溫計準?”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為什麼測量的讀數和預想不一樣?我們要了解影響體溫測量的四個因素:體溫本身的波動、運動的影響、環境的影響、測量方法帶來的誤差。

如果寶寶不配合扭來扭去,就不一定能測得準。如果是孩子剛剛運動過或者剛吃了奶,體溫就會有短暫的升高,休息過後又降到正常,沒有不舒服,那也不是發燒。所以測量的時候,如果出現了測量結果和預期結果不一致的情況,我們要考慮一下這四個因素會不會影響到體溫測量。如果存在這四種因素,讓孩子休息休息,過半個小時再量,得到的結果會更準確一些。

3什麼情況下要去醫院?如何判斷髮燒病情的輕重?怎麼知道小朋友發燒是去醫院還是在家觀察?

經常聽到媽媽說的一句話:“孩子一發燒,自己就不淡定了,溫度越高,就越不淡定。”其實這是非常常見的情況,很多媽媽擔心發燒會不會燒壞腦子,也會認為溫度越高病情越嚴重。這些擔心很多是不必要的,因為發燒本身是不會燒壞大腦的,溫度高低和病情輕重並沒有直接聯絡。有些孩子病情很重,但是不發燒;有些孩子發燒溫度很高,但是並不是很要緊的。所以大家不要以為溫度高就是病情重,看到溫度高就把自己嚇得半死,這是不必要的。

發燒會不會造成肺炎,其實肺炎和發燒沒有必然聯絡,並不是發燒導致肺炎,而是肺炎容易出現發燒的症狀,所以大家不要本末倒置,發燒本身是不會燒成肺炎的。

發燒抽筋也是家長非常恐懼的事情,確實有2%-5%的2-5歲的孩子在發燒時出現抽搐,多半是良性的疾病,我們稱之為熱性驚厥。熱性驚厥不會持續太長時間,也不會對孩子的生理、智力等造成任何影響。當孩子年齡增大以後,大腦穩定性增加,就不會再出現抽筋的情況,所以遇到發燒抽筋,醫生告訴你是熱性驚厥,就不用太擔心。

以下是我給爸爸媽媽們準備的幾個問題,當孩子發燒,你很擔心很焦慮的時候,不妨把擔心先放一放,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1.寶寶發燒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是一直持續還是反反覆覆?上一次量體溫是什麼情況?

2.精神狀態怎麼樣?和平時差別大不大?

3.孩子的眼睛是不是和平時一樣有神?

回答完這幾個問題後,如果孩子精神狀態也還好,眼鏡也有神,也能吃也能玩,說明孩子病情不是太嚴重,不用太擔心。如果孩子精神狀態很差,不願吃不願玩,不管溫度多高,都應該去醫院看一看。

有些媽媽當孩子發燒的時候會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做什麼,那麼自己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1.針對孩子發燒你有沒有采取什麼措施,這些措施有效嗎?

2.除了發燒還有沒有其他的不舒服?日常生活有沒有因此受到明顯影響?

回憶一下自己以前是怎麼處理的,這個時候你往往就會找到問題的答案。

七種需要儘快就醫的情況

如果孩子年齡小,特別是不滿3個月孩子,病情容易發展、變化,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尤其是新生兒,只要有發燒,不管情況怎麼樣,都應該早點去醫院。

兒童發燒 家長應該知道的事 第4張

這七種情況都是要儘快就醫的,建議家長們把這張圖片存在手機裡。如果遇到孩子發燒的時候,不妨看一看,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及時去醫院。

4家庭護理怎麼做

什麼情況下需要吃藥

發燒的時候,什麼情況下需要吃退燒藥?這也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通常來講,醫生會把38.5℃作為是否吃退燒藥的分界點。但是,是不是一定要卡在38.5℃呢?38.4℃是不是不能吃?38.6℃是不是一定要吃?

首先要明白服用退燒藥的目的是什麼?服用退燒藥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減輕因為發燒引起的不適。如果這個孩子發燒,但是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不舒服,哪怕溫度比較高,也不一定要吃藥,可以先觀察,多喝水,看看能不能自己降下來;有一些孩子溫度還沒有到38.5℃,就覺得很不舒服了,全身痠痛精神不好,這個時候就不一定非等到溫度很高的時候才吃退燒藥,可以早一點給他吃。如果這個孩子38.2℃就已經很不舒服了,OK,給他吃退燒藥,沒有任何問題的。

關於什麼時候吃退燒藥,更重要的是針對某一個具體的人當時的狀況,而不是某個體溫的點,這是我特別想跟家長分享的。吃退燒藥的時候,一定要看這個人當時的狀況怎麼樣,而不是糾結於當時的體溫度數。

為什麼兒科醫生會把38.5℃作為服用退燒藥的分界點呢?這跟醫生的經驗有關係的。一般來講,體溫超過38.5℃覺得不舒服的孩子就已經很多了,所以我們會建議,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判斷,就可以在孩子發燒超過38.5℃的時候吃退燒藥。

吃什麼藥

兒科最常用的兩種退燒藥是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這兩種藥的特點如下表:

兒童發燒 家長應該知道的事 第5張

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的幾點:

1. 它們有嚴格的使用年齡下限。布洛芬是6個月以上才可以用,對乙醯氨基酚3個月以上才可以用。如果孩子小於這個年齡,家長不要自行給孩子用藥,一定要先諮詢過醫生。特別是小於3個月的孩子,吃退燒藥要比較慎重,要搞清楚孩子是什麼疾病,當時的狀況怎麼樣,才決定要不要用藥。並不是說這兩種藥不能用於不滿3個月的孩子,而是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下才可以使用;

2.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維持效果的時間分別是6-8個小時和4-6個小時,這就意味著服藥6-8個小時後,藥效就過了。過了以後如果病因沒有去除,有可能再一次發燒,這並不意味著退燒藥沒有效果、病情沒有好轉,只是病情還沒有到好轉的時候,藥效過了之後,如果還發燒,我們可以再次用退燒藥,讓人不至於因為發燒而感到難受。

幾種容易踩到地雷的退燒藥

1. 尼美舒利。尼美舒利曾經在兒科應用很廣泛,後來發現這個藥物有可能引起兒童的肝腎功能損壞,特別是肝功能損壞,而且是嚴重的肝功能損壞,甚至危及生命。因為它嚴重的不良反應,我們對12歲以下的孩子就禁用了。現在如果誰給12歲以下的孩子服用尼美舒利,就是不科學、有問題的,所以不管什麼情況下,都不要給 12歲以下的孩子吃尼美舒利。

2.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也可以引起一些嚴重的不良反應,在兒科而言就是瑞氏綜合徵,這個病會造成急性肝功能損害,加上腦功能損害,死亡率也很高。雖然阿司匹林引起瑞氏綜合徵的機率很小很小,但一旦發生後果就很嚴重,所以一般來講,沒有特別的理由,是不給孩子用阿司匹林的。在兒科有一種情況會用到阿司匹林,就是血管炎這類疾病,例如川崎病,川崎病使用阿司匹林對疾病的益處很大,考慮風險收益比,可以給這些的孩子用阿司匹林。但家長要牢記,阿司匹林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不要自行使用。

3.安乃近。還有一個神奇的藥,叫安乃近。現在仍舊在廣泛適用,很多小的診所,以及一些觀念不是很先進的醫院,他們會給發燒的孩子滴鼻子,滴安乃近來退燒。其實這是一個古老、趨於淘汰的藥物,它可能會引起一些血液系統的損害,造成粒細胞減少、貧血等等。而現在科技進步,早就有更安全有效的藥物可以替代,所以也不推薦使用安乃近。

最安全的退燒藥還是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沒有特別的理由,其他的退燒藥不需要考慮。

有些人問我用一些中成藥退燒會不會好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市面上還沒有任何一種中成藥能夠通過嚴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檢驗。任何情況下都不需要使用中成藥來退熱,也不需要使用中成藥來治病。

中成藥更多的時候是給家長一種心理安慰,但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還有可能置孩子於風險之中,所以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需要給孩子吃中成藥。

物理降溫

最後講一講物理降溫,在孩子發燒溫度比較高的時候,我們需要讓孩子減輕不適,讓體溫降下來。最主要的還是要靠吃藥,吃安全有效的退燒藥。物理降溫是一種輔助。推薦給孩子多喝水、多喝奶、少穿衣服,不要捂得太多。為什麼要多喝水呢?因為發燒的時候,人體對水分的需求會增加,對水分的消耗會增加。這個時候一定要給孩子補充足水分,不然的話,有可能吃了退燒藥,體溫也降不下來,這是因為喝水喝得太少了,水分不夠,沒有辦法進行充分的散熱。穿衣服也是一樣的,如果發燒的時候給孩子穿得很多,孩子很難散熱,就會特別不舒服,所以在發燒的時候,要給孩子多喝水、少穿衣服。

不推薦的幾種物理降溫,第一種是冰敷。冰敷是一種非常寒冷的刺激,我們都知道在人覺得冷的時候會寒顫,用冰來給孩子降溫的時候,孩子會覺得非常的冷,冷的感覺會促使孩子發抖,寒顫,產生更多的熱量,有可能造成體溫進一步升高。

酒精同樣也是不推薦的,有些人會覺得酒精散熱很快啊,確實很快,但是對於兒童,如果把酒精擦在面板上,酒精是可以通過面板吸收的,吸收到面板的酒精會對孩子的神經系統和肝功能造成損害,所以用酒精散熱是得不償失的。這讓孩子處於巨大的風險中。

問答:

1.3個月寶寶可以吃退熱藥嗎?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兩種退熱藥能交替吃嗎?

答:剛才已經提到了,3個月的寶寶不是不可以吃退燒藥,如果要吃,最好提前問過醫生,向醫生確認好吃藥的時間和劑量。另外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是否需要交替吃,對於大眾來講,我們建議只選一種就可以了。理由是這兩種藥物很容易弄混,他們的劑量是不同的,有報道認為,如果建議家長兩種退燒藥交替吃,家長給孩子服錯藥搞錯劑量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所以在一種藥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就用一種藥就OK了。如果吃一種藥,效果不是太好,就先去問兒科醫生,聽兒科醫生的建議,再給孩子用藥。

2.寶寶發燒在精神好的情況下,觀察三天再驗血,如果病毒性就不用處理,等孩子自愈。但是如果一直高燒不退呢?這種情況下如何處理?

答: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孩子發燒精神好的狀況下,就不一定要馬上去醫院,可以先觀察。如果孩子年齡比較小,就需要早點去;如果年齡大一點,相對來講去醫院的時間就可以稍微晚一點。如果體溫非常高,有40℃以上,這個時間持續了1天,還是需要去醫院看的;如果發燒溫度超過38.5℃,連續3天都是這樣,也是需要去醫院就診的;如果溫度不是太高,但是反反覆覆連續超過7天,也是需要去醫院。這個時候去醫院並不是說讓體溫降下來,而是去醫院搞清楚生病的原因,到底是感染呢還是其他的疾病,搞清楚原因以後,才好對症下藥。

3.快4週歲小男孩,夏季體溫高於正常值,有37.3℃,頭更燙一點,有37.6℃。天氣轉涼,體溫恢復正常,常年如此。口乾脣紅,睡覺汗多,大便總是黑色一粒粒,經常用開塞露。中醫說是脾虛。

答:37.3℃是正常的體溫,如果是在夏天,或者是剛剛運動後、剛剛吃完飯,體溫暫時性升高,37.6℃也是完全正常的,不用擔心。大便乾結需要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跟脾虛完全沒有任何關係,中醫關於脾虛的說法完全沒有科學依據。

4.耳溫有次39.7℃的高燒沒有吃藥,會不會留下什麼不好的影響?

答:發燒不會燒壞腦,也不會燒成肺炎。即便高燒沒有吃藥,既然已經好了,就完全不用擔心了,不會留下不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