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呵護

當前位置 /首頁/寶寶護理/寶寶呵護/列表

孩子總愛擠眉弄眼、做鬼臉,很有可能是“抽動障礙”......

最近一段時間,年僅8歲的盼盼(化名)老是擠眉弄眼。起初,盼盼的父母沒放在心上,可時間長了,這種症狀嚴重了,不管做什麼,盼盼總會情不自禁地擠眉弄眼。

最近一段時間,年僅8歲的盼盼(化名)老是擠眉弄眼。起初,盼盼的父母沒放在心上,可時間長了,這種症狀嚴重了,不管做什麼,盼盼總會情不自禁地擠眉弄眼。無奈之下,盼盼的父母帶著她來到了成都天使兒童醫院檢查,最終被診斷為“抽動障礙”。在此,成都天使兒童醫院副主任醫師王登植表示,千萬莫小看兒童做這些小動作,雖然不會損傷臟器,但也會因為其他孩子嘲笑而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

孩子總愛擠眉弄眼、做鬼臉,很有可能是“抽動障礙”......

擠眉弄眼被嘲笑 原來是患病了

據盼盼的媽媽張女士介紹,起初,對於孩子的擠眉弄眼,她以為是正常習慣。可是,在接到老師的電話後,她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老師說,盼盼近一段時間上課不遵守紀律,老是眨眼睛、擠眉毛、做鬼臉,還影響其他同學。為此,同學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孫猴子”。

孩子總愛擠眉弄眼、做鬼臉,很有可能是“抽動障礙”...... 第2張

聽到老師的訴說,張女士氣不打一處來,她以為孩子在學校調皮搗蛋,並回家狠狠地批評了盼盼,可沒想到,盼盼覺得很冤,“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最近老是習慣性眨眼睛、聳眉毛,有時,我也想剋制自己,不做這些小動作,可就是控制不住。為此,同學們都不知嘲笑了我多少次。”說完,盼盼一臉委屈。“莫非孩子眼睛出了問題?”聽完孩子的哭訴,張女士也十分痛心。她立即帶著孩子來到社群診所檢查,可醫生說眼睛沒問題,要讓孩子剋制避免做這些動作。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沒想到,盼盼眨眼睛的毛病還變本加厲了,情急之下,她又帶著孩子來到成都天使兒童醫院檢查,經過王登植醫生仔細問診和一系列檢查,盼盼最終被診斷為“抽動障礙”。

不要錯過6至12歲治療好時機

“抽動障礙?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怎麼會有這種病?這種病究竟是咋引起的?”針對張女士一系列疑問,王登植醫生給予了詳細解釋。

兒童抽動障礙是一種於兒童期起病,抽動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與遺傳、生物、心理、環境有關,表現快速、不自主、無目的、刻板的肌肉收縮。分為運動性抽動及發聲性抽動,運動性抽動是指頭面部、頸肩、軀幹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發、快速收縮運動;發聲性抽動實際上是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縮,通過鼻、口腔和咽喉的氣流而發聲。

孩子總愛擠眉弄眼、做鬼臉,很有可能是“抽動障礙”...... 第3張

隨後,王登植醫生進一步介紹,兒童抽動症以男孩多見,男女比例約為4∶1,大多起病於4到10歲。目前,我國大約有180萬到400萬左右的兒童患抽動症,每年約有36萬新發病兒童。兒童抽動症發病時間短(一般不超過一年)及症狀較輕的孩子不需要藥物治療。治療原則以心理調適為主,藥物治療為輔。最好不要錯過6歲到12歲的治療好時機,否則症狀將延續到成人。

這時,張女士才恍然大悟,原來孩子不是調皮搗蛋,而是真的生病了。經過王登植醫生一系列藥物、心理治理,半個月後,盼盼的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如今又重新可以專注上課了。

平時多觀察孩子一舉一動

“對於此病,家長不要過於擔心。”王登植醫生表示,家長要注意多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一旦懷疑有上述抽動障礙的表現時,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請專業醫生進行診治。

孩子總愛擠眉弄眼、做鬼臉,很有可能是“抽動障礙”...... 第4張

對於抽動症患兒的日常護理,醫生建議家長:

1. 配合心理療法

瞭解抽動障礙不是壞習慣壞毛病,而是一種疾病,家長首先要關心和理解,不責備,不過分關注、負面提醒(如“不要搖頭”)。創造輕鬆愉快的環境,儘量放鬆,避免過度興奮激動和緊張疲勞,不看恐怖影視劇,不玩電子遊戲。增強患兒的自信心,這將有利於疾病恢復。

2. 可適當參加一定的體育和文娛活動,放鬆身心。

3. 食物新增劑、咖啡因等可加重抽動症狀,應避食用。

4.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睡眠時間,避免感染性疾病。

孩子總愛擠眉弄眼、做鬼臉,很有可能是“抽動障礙”...... 第5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