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3-6歲/學齡前教育/列表

心理專家:年輕爸爸要多陪陪孩子

“我的爸爸很愛看手機,每次有空他都會拿出手機來看。有一次,我叫爸爸跟我一起看書、畫畫,叫了很久很久終於把他叫過來了,可爸爸還拿著手機。”近日,重慶一名國小生的這篇作文在網上廣受關注,引發人們對“家庭教育缺失父親角色”這一話題的討論。

心理專家:年輕爸爸要多陪陪孩子

受訪專家:

中科博愛心理醫學研究院院長 傅春勝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事業發展中心早教專家 蔡景昆

父親角色日漸淡化

“工作太忙,應酬太多,實在沒時間陪孩子。”這是北京媒體工作者張先生常掛在嘴邊的話。他告訴記者,平日裡,兒子幾乎都由愛人照顧,母子倆在一起時有說有笑。可孩子卻跟自己不親,在他面前總是默默不語。“不過,這也不怪孩子,兒子幼兒園快畢業了,我一次都沒接送過,也沒怎麼抱過他。”

上海的唐先生最近也有類似感觸。他說,每天在外打拼,天不亮就出門,女兒還沒睡醒,深夜到家時,她已經睡著了。為了彌補心中對女兒的愧疚,唐先生每次出差都會給孩子買一堆禮物,想用物質來補償自己的“失職”。“前幾天女兒過生日,我在外地沒能趕回來。聽愛人說,女兒抱著我給她買的洋娃娃許願:‘希望爸爸早點回家,我有很多小祕密要告訴他’。”唐先生說,聽到這番話,心裡很不是滋味。

當下,我國家庭中父親角色的淡化,正變得越發普遍。2014年,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針對“我國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地位”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44%的父親承認工作太忙導致親子活動減少,90%的孩子希望父親抽出更多時間陪伴自己,但有23%的爸爸不喜歡被孩子纏著,26%覺得親子活動實在單調。

今年父親節前夕,騰訊網針對“各大城市父子交流現狀”進行的調查也發現,5000名參與調查的爸爸、媽媽中,78%認為父親陪伴孩子的時間不夠;即便陪伴,半數父親只是默默看護,進行閱讀等高質量親子互動的父親不足25%;有些爸爸更像“甩手掌櫃”,照顧孩子的重任全部交給媽媽。

父親缺席孩子成長,問題多

《說文解字》記載,“父,家長舉教者。”在傳統教育中,父親承擔著教養後代的責任,在家中往往意味著規則、權威、信賴,是家庭物質保證者和精神引領者,所以《三字經》中有“養不教,父之過”之說。

“傳統觀念在當下似乎正走向衰落,而新的父教觀念並未及時補位,是導致父愛缺失最主要的原因。”傅春勝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近些年來,父母對孩子的關注遠遠少於以往,尤其是父親,很多男性無法瞭解孩子心理需求,更不懂如何教育;其次,經濟發展和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疲於追求更高質量的物質生活,作為家庭的頂樑柱,父親容易忽視子女;再次,“4+2+1”的家庭模式下,孩子往往是“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偏偏爸爸缺席,他們能心安理得“退居二線”的原因在於,認為自己的教養職責可由其他家庭成員代替。此外,傅春勝指出,過於沉迷手機、電腦等提供的豐富資訊,佔用了爸爸們大量空閒時間,也會影響親子關係。

傅春勝形象地將孩子的人格發展比喻成一個硬碟,7歲前80%的儲存空間就已被佔用。7歲後,孩子的性格已經形成,很難改變。如果父親缺席這段陪伴時光,會給孩子帶來諸多不良影響,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獨立性差,過於感性。在傅春勝看來,當下的校園教育多以女性為主,如家庭中再缺少男性化的教育環境,孩子性格發展可能不夠完善,常表現為獨立性差、過於感性、做事邏輯性不高等。

缺乏性別認同。對於“我是男孩”等認知,是在孩子成長中觀察、模仿習得。傅春勝認為,父親是男孩接觸最早、最久的男性角色,如生活中過多融入女性角色,男孩會更多效仿女性行為,遭遇“男孩危機”,行為“女性化”,而女孩則會認為男性無關緊要,變成“女漢子”。

處事容易消極、極端。“男性在解決問題時更直白、簡單。”蔡景昆指出,如孩子在成長中缺少這部分處事方式的耳濡目染,不利於其情感表達和宣洩,容易導致偏激、暴力等。父親多扮演“責任承擔者”的角色,一旦孩子缺少這個榜樣,果斷、有節制、勇於擔責的個性就很難得到發展,遇事習慣逃避。

每天最少和孩子互動9分鐘

研究發現,父親教育和母親教育存在天然區別,母親更感性,父親更理性;母親偏重生活,父親偏重精神;母親強調穩定,父親重視創新。父親教育還有以下優勢。

培養樂觀性格。蔡景昆介紹,以擁抱為例,母親往往溫柔地抱、細膩地撫摸,而父親則不乏拋起等動作,這種良性刺激會幫孩子建立樂觀、膽大的性格特質。多數父親採取的“放養模式”會給孩子“去做吧,有老爸在”的暗示,讓孩子的主見得到肯定。

提高社交能力。傅春勝認為,家庭中,父子、母子、夫妻關係是一個穩固的“三角形”,只有當所有情感交流充分了,家庭關係才能執行暢通,培養出一個具有良好社交能力的孩子。

助推創新力。蔡景昆表示,母親對孩子事無鉅細的安排,往往讓孩子失去鍛鍊機會,而父親更傾向“到時候再說”,這種心態會培養孩子更好的應變、創新能力。

人們常詬病“嚴父慈母”的教育方式讓父親過於嚴格、沒人情味,但在傅春勝看來,這種互動儘管方式不對,但好過不去互動。他介紹說,臺灣一項研究認為,父親與孩子每天至少互動9分鐘,具體包括:每天聽孩子講3分鐘故事,讓其自由、愉快地練習表達;每天陪孩子做3分鐘遊戲,激發其創造力;每天擁抱孩子3分鐘,給予孩子安全感。最後,蔡景昆呼籲,希望爸爸、媽媽們多陪陪孩子,媽媽給予愛和關懷,爸爸建立規則,任何一方缺失都對孩子不利。孩子成長只有一次,一旦錯過就再也不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