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3-6歲/學齡前教育/列表

如何應對青春期孩子的情緒?

如何應對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的情緒,這是有些父母很難掌控的。孩子容易暴躁,發怒,不理人,如何科學對待呢?

如何應對青春期孩子的情緒?

例項:先去理解理解和接納孩子

我和兒子(高二)多年來衝突不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接納他,常常否定他。我不斷告誡自己要接納孩子的優點和缺點,可是一遇到具體問題,我仍然不知道怎樣接納。

孩子有一天回家滿臉不高興:“物理老師真變態,我看見他就噁心。今天我忘了帶物理作業,結果他突然宣佈班級規定,忘帶作業的同學扣班級2 分,還要連帶學習小組成員一起被扣分。扣我的分也就算了,連小組同學的分也一起扣,他啥意思呀!我以後永遠不交物理作業了,他有本事使勁扣吧!”

我聽到這些話,氣不打一處來。心想:“兒子八成是忘記寫作業了,故意給老師說忘帶了,老師識破了他的謊言,他才惱羞成怒。再說了,老師宣佈懲罰規定也是對學生負責任的表現呀。自己不好好學習,卻遷怒老師的做法,這樣的孩子我如何接納呀!”

維尼老師說:“孩子的看法也有一定道理呀,老師實行連帶懲罰確實有些過分了。”我很不服氣:“如果老師聽之任之,豈不是對學生不負責?”維尼老師說:“你說的有一定道理,可孩子講的也有道理。你要先理解肯定他合理的成分,先接納他的情緒、看法,等他平靜下來,再提出你的看法,孩子是不是更容易接受呢?如果你一上來就否定孩子的意見,他怎麼能學會接受你的建議呢?”

突然明白了,接納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用孩子的頭腦去感受,才能理解孩子的情緒和認知。理解了孩子,接納起來就不那麼難了。理解肯定孩子的合理方面,接納孩子的情緒,孩子就不需要逆反了,也就能和我們溝通商量了。

後來孩子與物理老師又發生了一次較大的衝突,我首先理解肯定了孩子的一些做法,待其冷靜後,又站在老師和旁觀者的角度,指出了他的不妥,孩子欣然接受了,主動向老師認錯,並答應改變自己的學習態度和為人處世的方法。

維尼小語我們學會理解和接納孩子,其實是很好的示範,讓孩子學會理解接納別人,從而解決人際交往的問題。因為對別人的理解和接納是人際交往的關鍵。

例項:降低要求,多順應孩子的心理

兒子上高中,在學習問題上,我與孩子經常衝突。我深入反省自己:我一直都強烈盼望孩子考上名牌大學,至少也得是個一本院校,而且我也堅信孩子有考名牌的潛力。目前成績不太理想是由於他本人不夠努力,用於學習的時間過少造成的。所以只要看到他多玩一會兒,就會認為他不夠努力,巨集偉的目標難以實現了,一下子就著急、上火、生氣,想都沒想指責的話就脫口而出。

一直以來,我對孩子的教育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儘管走過彎路,可我不放棄,一直學習、改變,而兒子雖也有改變,可我總覺得他改變不夠大,遠沒達到我心目中的理想狀態,委屈抱怨不知不覺轉化為憤怒並轉嫁到孩子的身上。

由於這兩種習慣性思維根深蒂固,一遇到孩子學習稍稍鬆懈,或多玩一會兒遊戲,我往往先是提醒催促,接著嘮叨指責,最後是大吵大鬧,一發不可收拾。

要改變現狀,就必須改變不合理的習慣性思維。怎麼改變呢?仔細想想:

考名牌大學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比孩子的幸福還重要嗎?考名校是媽媽的願望還是孩子的願望?媽媽的願望讓孩子去實現,這合理嗎?一直以來,我把沒有考取名校當做人生的憾事,所以,我把孩子培養成功當做自己最大的成功,也是最大的幸福。所以,才會這樣執著,自然容易著急。

我為孩子付出那是自願的,是家長的責任,為什麼一定要孩子用成績來報答?說白了是我的功利心在作祟。家長對孩子的愛是付出不計回報的,孩子現在還小,不懂回報也很正常呀。

這樣一想心態就平和多了。想起了維尼老師說的:先理順關係,再尋求改變,在學習這個敏感問題上,先要降低要求,學會順其自然,等親子關係好轉了,孩子願意合作了,再慢慢嚴格起來。

例項:如何應對青春期孩子的情緒

孩子今年六年級,但是好像已經進入青春期了。暑假我和孩子搞得一團糟,起因是他用手機一天到晚地看小說,我擔心他的眼睛,所以阻止他不要看。後來覺得靠他自己控制不住,就把手機沒收了。這就成了僵局,接下來我說什麼他也聽不進去,天天賭氣,而且天天買小零食、飲料,他知道吃這些東西我會不高興的,就這樣我們鬧了好多天。別人建議冷處理,我嘗試了幾天發現真沒用,他更聽不進我的話,而且天天板著臉,搞得全家氣氛緊張,心情不好。

維尼老師說孩子因為手機被沒收,出現這樣的反應是正常的。孩子已經逆反,和他對抗、嚴格沒什麼好處,只會把事情搞糟。最好先順應孩子,適當滿足要求。和維尼老師溝通幾次後我的心平靜了好多,慢慢接納了現狀。後來我找機會跟他說話,學著順應孩子,不去和他對抗。

現在幾個月過去了,沒怎麼發生過類似的情況。維尼老師的“先說好,再說不”很管用,這樣既順應了孩子的要求,又堅持了我的一些原則。雖然剛開始有點難度,慢慢就很自然了。這樣他得到滿足,就不會產生衝突。再說孩子得到滿足後,他也不好意思再跟我提過分的要求,而且要求時都是用商量的口氣。

維尼老師建議儘量不要讓孩子生氣,當時我覺得很難,心想怎麼可能讓孩子不生氣呢?後來在生活中慢慢去體會,每次看到孩子有點不高興時,我就不說了,先暫停,出去一會兒,等我溜一圈回來,孩子也差不多忘記不開心的事了,在平靜的情況下說一件事,雙方就比較理智了,不會賭氣也不過分生氣。

我也儘量讓自己每天保持好心情,無形中也會把好心情傳遞給孩子,再說自己心情好了,就覺得孩子有時候稍微過分的要求也正常。我有時想說他時會經常用唱歌的語調跟他說,他也會這樣回答我,氛圍很好。


學會妥協,不較真

妥協是為了更好地堅持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不願意被父母限制和控制,但是其實他還是需要父母的建議和幫助的。不管不行,禁止、命令、要求的方式孩子又不愛聽。此時就需要有所妥協,“先說好,再說不”,孩子才會合作。

比如,學校禁止帶手機,但孩子非要帶手機去學校(可能需要手機,不少同學也偷偷帶),可以先答應孩子,同時提出幾個要求,比如,一定要設定為靜音、上課不能玩等。順應了孩子的要求,他也願意接受我們的要求。如果堅持不讓孩子帶,孩子反感,破壞親子關係,還可能非要帶,或在上課玩。這就是以退為進吧。

和孩子成為一夥的

中學有很多規定,比如手機、頭髮、著裝,這些規定雖不夠人性化,但可以理解,因為只有規定得比較硬性死板才能方便實施。不過,這些規定本身並不一定就是合理的,孩子執行時想變通靈活也可以理解。我們可以和孩子做一夥兒,幫助他們處理好學校規定和自己需求的矛盾。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如果完全站在學校一邊,貌似有理,但孩子可能不聽;而如果能和孩子一夥兒,他反而會聽進去你的建議,不去明目張膽地違反學校的規定。比如孩子不想把頭髮剪那麼短,這可以理解,那可以建議把長度理到臨界值,孩子不那麼反感,老師那裡也能交差。

不要太較真

對於逆反期的孩子,有時無法堅持我們的原則和規則,只能不較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先順著孩子,把親子關係處理好了,再適當有所堅持。

例項

我孩子上高中,週末回家會玩十幾個小時的遊戲,不過在學校學習還很自覺,學習也不錯。我知道孩子這樣不太好,但是孩子逆反,無法勸阻,很焦慮。維尼老師也認為不應該玩這麼長時間的遊戲,但勸我先順應孩子,保持一個好的親子關係。後來孩子在一個本來應該留學校的週末,以補課為理由向我提出要回家(主要目的是想玩遊戲),我溫和地堅持了一下自己的原則,讓孩子自己想想這樣是否適合。後來孩子就沒有堅持要回家了。

不過於堅持自己的意見,是為了以後更好地堅持,在關鍵時刻堅持。

例項:少去幹涉孩子

我女兒上七年級,維尼老師認為她成績還可以,也有一定自覺性,所以建議我儘量不干涉她,多讓她自己做主。我如果管得多了,她挺反感,也起不到作用。不干涉,她自己也會調整。以前上過英語班,她說太枯燥,不想上,我同意了。後來英語沒考好,她有些著急,說要找個老師輔導一下,這次她乖乖地跟老師學了。以前她數學不太好,她也讓我買了課外練習,考試前認真地做模擬題。

以前總覺得她沒有上進心,現在發現如果不干涉她,她的上進心反而很強。很多事情都是平衡的,你對她緊了,她反而生出逆反的想法,不想做;管得少些,她反而自覺些,成績差了就自然會抓緊一些。

例項:體驗是最好的說服

以前每個週末對我來說都是一種煎熬,因為上七年級的女兒對學習已到了厭煩的地步,尤其是寫作業,不催就磨蹭著不寫,你催她還煩,有時催了也白催。我們的關係日趨緊張,矛盾也愈來愈多。有時只要我一張嘴她就跑,抑或雙手捂耳不聽,真是令我欲哭無淚。

我看了維尼老師的博文之後,我準備月考前不再說她了,讓她自己去體驗結果,回頭想想寫作業磨蹭也不是一兩年的事了,想立馬改正也根本不可能,還要慢慢來。這天晚飯後我看起小說來,不再像以前那樣催她問她了。

後來大約8:30 分,她來問我數學題,我一看這次隨堂測試只得了47 分(有史以來最低),要是以前我早就嚷開了,這次我不但沒嚷也沒生氣,只是逐一給她講解,每算對一個得數,每列對一個式子,我都說“很好”來加以鼓勵,大約到10 :30 分,才全部把錯題講完,她感覺很好。

就像維尼老師說的,接受孩子的現狀才能做到心平氣和,因為知道孩子這段時間有病沒學好,對她的成績充分理解,所以才能不急不躁、不發怒、不生氣地給她講解。在這種輕鬆的氛圍中,她理解得快,也能積極思考。

回想以前,一看題目那麼簡單,題還沒講就先劈頭蓋臉嚷一頓“這麼簡單還不會,不就一個公式的事嗎?課堂上你怎麼聽的,人家誰誰與你一個班一樣學,人家咋學習那麼好?”這樣就把孩子給嚷懵了,她心裡光生氣了,哪還有心思聽你講?所以有的題講了兩三遍她還沒聽懂,她越聽不懂,我就越來氣。孩子聽不懂事小,內心對家長的牴觸情緒卻越來越多了,導致關係緊張,孩子不會的題目也不願問了。

月考後的一天,中午放學到家,她不好意思地笑著說:“數學考砸了,才得了68 分。”我無言地笑了笑,她見我笑又說道:“在你意料之中?”娘倆真是心有靈犀。見我沒生氣,她又有點得寸進尺地自我安慰道:“沒事,這樣進步的空間大。”她這種淡定的心態真令我哭笑不得。我以前覺得她這是不思進取的表現。

“這段時間我不管你,退步了吧?”

“不行,以後你還得對我盯緊點。”聽到這句話我心中竊喜,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我先讓她完成當天的作業,然後共同分析了試卷。

哈哈,不去嘮叨,不去逼,讓孩子體驗是最好的說服呢!

維尼小語青春期的孩子有時比較犟,有時可以放棄說服,讓他自己體驗。進入青春期,說多了,孩子覺得你煩;無所作為,聽之任之,是不負責任。所以,多引導孩子自己去體驗是較好的選擇。

例項

“孩子喜歡看足球比賽,晚上10:30 時,決定先休息一會兒,準備看下半場比賽。我試圖說服他,早點休息。兒子不幹,理由是,前幾次德甲,英超比賽都因要半夜起床錯過了,這次必須要看了,態度十分堅決。我放棄說服他,自己先休息。11:20 時,還在看,我催他睡覺。兒子說馬上就完。我說:明天早上我可不會叫你起床,遲到就遲到。他說不叫就不叫,繼續看比賽。早上我故意晚10分叫他,而且只叫了他一次。他一聲不響穿好衣服,雖然沒洗漱吃飯,但也沒像以前那樣因為晚出發而說抱怨的話。”

例項

“我女兒上國中,有些厭學,總想開個網店,覺得自己有想法,有思路,可以賺不少錢。我答應了她,給她一筆啟動資金。她很有熱情地把網店開起來了,還精心設計了頁面。結果一個月過去了,沒有迎來一個真正有購買意願的顧客。這下她明白了,賺錢不是那麼容易的,還是老老實實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