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疾病

當前位置 /首頁/3-6歲/學齡前疾病/列表

當心“小感冒”引發的併發症

  併發症 1肺炎

當心“小感冒”引發的併發症

●持續3天以上低熱、流清鼻涕、咳嗽,2至3天后咳嗽加重也要警惕

孩子感冒發燒,醫生和家長最擔心的就是轉為肺炎,有的家長見到醫生第一句話就是“我的孩子是不是得肺炎了”。的確,兒童肺炎應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因為肺炎仍是兒童最主要的致命性疾病。其實不止是兒童,老人和過於勞累的成年人感冒後如果不注意休息,都有發展為肺炎的可能。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陳正賢介紹,我們通常說的感冒就是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屬於下呼吸道感染,前者相對較輕,後者較重。按照疾病發展的規律,一般來說,上呼吸道是我們呼吸系統的“門戶”,感染也是從這裡開始,如果沒有得到控制,便會向下蔓延,發展為下呼吸道感染,不過有些人,比如說老人,出現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時,症狀不明顯或他們自身對這些症狀也不敏感,等到發現時去就醫,就可能已經是肺炎了。

不是說感冒可以自愈嗎,為何還會發展為肺炎?那感冒到底還需不需要吃藥?陳正賢解釋說,普通感冒大多數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是有自限性的,一般情況7天是可以自愈的,但前提是沒有合併細菌或其他病原體感染,感冒沒有出現併發症。醫學上,並不主張吃藥對感冒本身進行干預,這並不會作用感冒的病程的,但可以吃藥預防併發症的出現。

如何避免感冒發展為肺炎呢?陳正賢說,在感冒期間休息要遠比吃藥更重要。如果在感冒時仍“帶病工作”,就可能因過於勞累而讓感染向下蔓延,發展為支氣管炎、肺炎等。感冒的發展也有自身的規律的,如果出現了“反常”的跡象,則提示可能有感染加重、出現了併發症,就有必要及時就醫。比如說,感冒引起的發熱一般在第1到2天內到達高峰,在第3到4天開始逐漸消退。但是如果你在這次感冒中,高熱持續的天數多,且每天發熱的時間也比以往感冒時長,則提示發展為肺炎的機率高,有必要及時就醫。對於兒童來說,勤測體溫,如果多在38℃以上,並持續3天以上沒有退熱跡象,且退熱藥作用很短則需要警惕。另外,出現咳嗽,也是上呼吸道感染髮展為下呼吸道感染的一個重要“標誌”。如果持續3天以上低熱、流清鼻涕、咳嗽,2至3天后咳嗽加重也要警惕。

輕症肺炎可以在門診治療居家調養。家有肺炎患者的居室要通風以保持空氣新鮮,室內溫度保持在18℃至20℃,空氣的相對溼度保持在60%左右,不可過高,以利於溼化痰液。如果患肺炎的是幼兒或老人,要定時翻身,自下而上輕拍背部,並鼓勵他們咳嗽,以便分泌物咳出。給予易消化、有營養的食物。氣道溼化很重要,霧化吸入有助於稀釋痰液、減輕一部分患者的黏膜水腫。

特別提醒:5類人感冒後當心肺炎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兒童和老人感冒後易得肺炎,其實還有3類人也容易出現併發症,包括孕婦、肥胖者和勞累的人,他們在感冒後都有必要立即休息,並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適當的藥物,預防併發症的出現。就醫時,醫生一般會要求化驗血常規,血象如果過高,則提示單純的病毒感染合併了細菌感染,不再是憑免疫力就能“抗”過去那麼簡單了,如果醫生給你開了抗生素沒必要那麼抗拒,它是協助你的免疫系統戰勝這次感染,避免它進一步加重、蔓延。

  併發症 2鼻竇炎、中耳炎

●感冒後鼻涕仍流個不停,甚至由原來的清鼻涕轉變為了黃綠色的膿鼻涕

●感冒後覺得耳朵聽不清楚,有悶塞感,提示有中耳炎的發生

感冒時很多人都會有流鼻涕、鼻癢、鼻塞、打噴嚏、咽癢等不適,隨著感冒的緩解,這些症狀在一兩天內消失。可有的時候感冒似乎已經好了,可是鼻涕仍流個不停,甚至由原來的清鼻涕轉變為了黃綠色的膿鼻涕了。廣東省中醫院耳鼻喉科陳文勇副主任醫師解釋說,感冒就是上呼吸道感染,鼻子和咽喉就是我們呼吸道的“門戶”,呼吸道遭遇病毒、細菌侵襲時,它們肯定是首當其衝的“戰士”,也是受害者。當我們感冒時出現上述鼻部、咽部不適時,其實就是急性鼻炎、急性咽炎。

當我們身體內的正氣足夠,外邪相對較弱時,我們靠自己的免疫能力就可以自愈;反之,感染就會繼續,由急性鼻炎轉變為慢性鼻炎,急性咽炎轉變為慢性咽炎,甚至感染還會繼續“深入”體內,由鼻炎發展為鼻竇炎——經常流鼻涕(黃綠色膿涕),咳嗽、鼻塞、張口呼吸等。

有的人感冒後覺得耳朵聽不清楚了,悶塞感,就好像隔了一層紙,耳朵裡塞了棉花一樣,這提示感冒已引起咽鼓管堵塞,如果症狀繼續加重,出現了耳痛,甚至有液體滲出,則提示已經有中耳炎的發生。陳文勇解釋,人的耳、鼻、咽、喉各器官分佈在頭面部的不同部位,從表面上看它們並不相通,但它們通過咽鼓管彼此是相通的。咽鼓管是中耳通氣引流的唯一通道,主要功能是引導鼻咽部氣體進入鼓室,平時閉合,僅在吞嚥或呵欠時開放,以維持鼓膜兩側壓力平衡,從而保證鼓膜的正常振動。

由於鼻黏膜、鼻咽黏膜、咽鼓管內膜互相連線,遇到傷風感冒時,這些黏膜均會發生腫脹、充血,甚至造成咽鼓管狹窄或阻塞,炎症會沿著咽鼓管侵犯中耳,導致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如果治療不及時、不徹底,大多可能轉為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的表現是耳流膿,反覆不止,有時膿液中還混有血性分泌物;另外,有耳鳴及聽力下降,如果出現併發症,會有眩暈和頭痛。

陳文勇建議說,患上鼻竇炎或慢性鼻炎、慢性中耳炎非常痛苦,治療難度也大,好不容易治好了,一次感冒又可能復發或引起急性發作。所以最好在換季時要注意預防感冒,感冒後要注意休息、多喝水、多吃新鮮蔬果,避免感冒綿延。對於體質較弱的人,不妨可以用中藥進行調理,如果患的是風寒感冒,不妨吃點辛溫解表的藥,如果是風熱感冒,可以吃點清熱祛風的藥。一般來說感冒都是有個由輕到重再到輕的過程,如果你的感冒一直是加重的趨勢,則有必要及時就醫。

特別提醒:兒童反覆感冒還會引起淋巴組織增生

他特別提醒說,兒童鼻腔的開口與成人相比顯得較為寬大,因此細菌容易進入鼻竇,而且鼻竇內的黏膜嬌嫩,受到感染後容易發生炎症。因而,在換季的時候,兒童尤其要預防感冒,以免進展為鼻竇炎。近年來,發現鼻竇炎已成為兒童慢性咳嗽重要原因之一。此外,鼻子的反覆感染,也會引起周圍淋巴組織的增生,如腺樣體肥大等,會導致兒童長期鼻塞、睡覺打鼾,甚至會影響兒童的生長髮育。

  併發症 3腎病

●感冒後尿少、浮腫要警惕腎炎

5歲的小強(化名)不久前突然出現全身水腫,在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就醫被確診為急性小管間質腎炎。接診他的腎內科主任鄒和群教授說,在追溯病史時發現,就在小強出現水腫的幾天前,他剛得了一次感冒,感冒並不嚴重,兩三天就好了,但這很可能就是他患上腎炎的罪魁禍首。

感冒為何會導致腎炎?鄒和群解釋,感冒本身並不會導致腎炎,而是機體對感冒的反應導致了腎炎。一些感冒發生時,病毒或細菌侵入人體,機體識別這些外來物,動員防禦體系(免疫系統)產生抗體,當抗體與抗原結合後形成免疫複合物,這種情況下雖可以消滅外來抗原(細菌或病毒),但形成的免疫複合物也會隨著血液迴圈執行到腎臟,沉積到腎組織,導致炎症細胞浸潤,誘發炎症性反應,從而引起腎炎。

那麼,感冒後我們應注意些什麼可以預防腎炎的發生?鄒和群指出,由於免疫系統的作用而引起的這類腎炎是沒有辦法預知的,作為患者能夠做到的就是有這個意識,早期自我發現。急性腎炎大都在咽痛或上呼吸道感染後1至2周發病,發病時表現為:輕重不一的食慾減退、疲乏無力、噁心嘔吐、頭痛、精神差等非特異性症狀;小便量減少,顏色深而混濁,繼而出現肉眼血尿,但持續時間不長,數天後多轉為鏡下血尿(即肉眼看不到的血尿);絕大多數腎炎患者有蛋白尿,一般病後2~3周尿蛋白可轉為少量或微量,2~3個月後多會消失,而持續性蛋白尿的出現則提示有轉變為慢性腎炎的可能;面部、眼瞼、雙下肢浮腫。

如果在感冒後出現了以上症狀要及時就醫。特別是間質性腎炎,就像前面提到的小強那樣,往往血尿和蛋白尿都不明顯,不容易被及時診斷出來。

特別提醒:濫用感冒藥會導致腎損傷

另外,感冒時感冒藥服用不當,也可能引起腎損傷。鄒和群介紹,臨床上經常能碰到因濫用感冒藥而引起急性腎損傷甚至腎功能衰竭的病例,他提醒患者在感冒時用藥一定要非常小心,不要自己隨便到藥店買藥,或認為感冒藥是非處方藥就可以隨便吃,又或者為求好得快,幾種感冒藥一起吃。

他提醒,我們日常比較熟悉的藥物,如阿司匹林、去痛片、撲熱息痛與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利福平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腎臟毒性,可能會導致急性腎臟損傷。特別是兩種以上具有相似成分的感冒藥同時服用,就相當於加大了藥物劑量,不良反應發生的危險性會成倍增加。

  併發症 4病毒性心肌炎

●感冒後出現胸悶心悸快就醫

作為職場新人,23歲的小張沒有理由不搏命工作。前段時間感冒了,他也“輕傷不下火線”,照常和同事一起加班、熬夜趕方案。和以往不同的是,前兩天,小張突然覺得胸悶、氣短,很不舒服。到醫院後,醫生一問病史,再做檢查,竟然是病毒性心肌炎,需要住院治療。對此,小張感到困惑:小小的一個感冒,為什麼別人挺一下就過來了,年輕力壯的自己偏偏就發展成心肌炎?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周滔解釋,在心肌炎中,病毒性心肌炎佔了60%-70%以上,而病毒性感冒與病毒性心肌炎的關係可以說是密不可分。引起感冒的許多病毒,如流感病毒、腺病毒、柯薩奇病毒、Echo病毒等同樣會引起心肌炎。這些病毒本身會攻擊人體的上呼吸道,也同樣會攻擊心肌細胞。而且人體免疫的代謝物細胞因子對我們的心肌細胞也有損害。一般在感冒高發季節,心肌炎的發病率也會明顯上升。

如何區分感冒和心肌炎是很多讀者關心的問題。周滔主任解釋,病毒性心肌炎早期症狀不明顯,部分患者在發病前1-3周有呼吸道或腸道感染症狀,如發熱、咳嗽、噁心、嘔吐、腹瀉、全身不適等,繼而出現心臟受累表現,如心悸、氣短、胸悶、心前區隱痛等,重症者可有呼吸急促、煩躁不安甚至暈厥等表現。所以說心肌炎早期很難與感冒區分開,一般建議,感冒時間長,且出現胸悶、氣短、心悸等症狀時,就要及時就醫。

通過檢查心電圖、心臟B超以及心肌損害標誌物(如肌鈣蛋白、肌酸激酶等),可瞭解患者是否得了心肌炎。有條件者可做病毒分離或抗體測定。如果有感冒前驅症狀,又出現心律失常、心肌損害標誌物異常,則可以確診是心肌炎。

如何預防心肌炎?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後仍持續緊張、過度勞累、從事重體力勞動與劇烈運動,易發生病毒性心肌炎。此外,營養不良也是誘因。感冒後要立即休息,可吃一些抗病毒的中成藥,如板藍根,多吃高蛋白、維生素豐富的食物,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發生病毒性心肌炎後,應該臥床休息,活動和勞累可使病情加重,引起嚴重併發症。急性期應該臥床休息3-4周,等心臟恢復正常,始能下床輕微活動。恢復期應繼續限制活動,待病情穩定再逐步增加活動量。病情較重,心臟增大者,需臥床休息半年以上。有心功能不全者,應絕對臥床休息,以減輕心臟負擔,使心衰獲得控制,心臟情況好轉後,始能輕度活動。

此外,要注意合理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保證營養平衡。要保證有足夠的睡眠與休息,避免感冒,否則易復發。心肌炎反覆發作可轉變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終身。

  特別提醒:20歲左右年輕人更易中招

很多人的印象中,老人和兒童免疫力差,患感冒後更易發展為心肌炎。其實恰恰相反,20歲左右的年輕人較老人更易中招。

周滔主任解釋,腺病毒、柯薩奇病毒、Echo病毒等引起心肌炎的致病機理,除了上文所說的病毒和病毒的代謝物會對心肌細胞造成損害外,這些病毒進入體內後還會激發人體的免疫系統進行迴應。這種免疫保護是把“雙刃劍”,它在殺滅病毒的同時,也會因為免疫變態反應及其免疫產物誤傷了正常的人體細胞和組織,如果誤傷的是心肌細胞,就易引發心肌炎。年輕人免疫力強,這種免疫反應會更猛烈,感冒後出現心肌炎的概率反而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