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營養食譜/百科知識/列表

出伏後如何做艾灸

三伏天很多人都會做艾灸養生,到出伏後也要繼續艾灸,這樣才能更好地鞏固成效,有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那麼,出伏後如何做艾灸呢?一起來看看吧。

出伏後如何做艾灸

艾灸穴位:出伏後艾灸是為了固本,艾灸應以脾腎為要,建議在肺俞穴、合谷穴、關元穴、神闕穴、足三裡處艾灸,不僅可以對之前的三伏灸效果進行鞏固和加強,還可以激發人體自愈力,達到防病養生的目的。

肺俞穴:肺的背俞穴,位於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灸之有助於改善肺功能,具有調補肺氣、補虛強身的作用。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為大腸經的原穴,四總穴之一。艾灸能預防感冒、緩解各種痛症等。

關元穴:為肚臍直下三寸處,為補氣益腎之要穴,可起到調理氣血、強壯腎氣、回陽固脫等保健作用。

神闕穴:位於臍中,為生命之根蒂,與五臟六腑相通,刺激神闕穴對全身可起調節作用。

足三裡: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能理脾胃、調氣血、強正氣,提高人體抵禦疾病的能力

出伏後如何做艾灸

出伏後什麼時間艾灸最好

出伏後最好伏後7天艾灸,即8月26日~9月2日這期間內艾灸。

此時開始進入“多事之秋”,人體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襲,身體處於內外交困之際,這時候艾灸能起到很好的固本效果,給身體再加一道防護牆。

出伏後如何做艾灸 第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