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早教/教育資訊/列表

和孩子做朋友?別再相信這一套了

傳統式的家庭教育是嚴格而專制的,家長有著說一不二的權威,孩子必須事事遵守,不然就要挨罰。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人,覺得自己被父母管束得太嚴了,沒有自由,所以決定要當個“好父母”,讓自己的孩子有個無拘無束的童年。

傳統式的家庭教育是嚴格而專制的,家長有著說一不二的權威,孩子必須事事遵守,不然就要挨罰。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人,覺得自己被父母管束得太嚴了,沒有自由,所以決定要當個“好父母”,讓自己的孩子有個無拘無束的童年。

很多育兒觀點都教父母要“和孩子交朋友”,不要在孩子面前擺架子,用家長權威去要求孩子,否則就會給孩子帶來約束,限制他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他不能自由成長,更可怕的是會影響你跟孩子之間的親密度。

盲目抱著“父母和孩子也能成為一生的好朋友”的想法,有些家長就會放任孩子順從天性去發展,給孩子更多的自由和選擇權,從不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這種想法是美好的,但是卻往往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他們會發現,隨著年齡增長,孩子變得越來越難以控制,甚至藐視父母。

一個華人家庭,從小就給予了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四五歲時,家裡每年度假的地方都由孩子來決定,很多大事都是孩子拿主意。他們認為這樣可以把孩子培養成自立的、有主見的人。等到升入國中後,孩子在學校的處境卻不是那麼好:同學討厭她的霸道和事事搶風頭,聯合起來孤立她、欺負她,導致她不願意去上學了。

父母一開始想哄她,就給她買大多數孩子都沒有的奢侈品,還讓她獨自回中國旅遊拿著信用卡隨便刷。但是這些起不了作用,最後,父母想強制她去上學,結果孩子卻將憤怒施加在父母身上,甚至採取自殘的極端手段來威脅父母。

和孩子做朋友?別再相信這一套了

父母比朋友更重要,先把爸媽當好了

和孩子做朋友,把孩子和自己放到一樣的位置上,那麼父母在孩子眼中就沒有威嚴,孩子不能從父母那裡學會尊重,容易變得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體諒別人,自私又沒有責任心。這樣的孩子,在外面只會被說成“沒有教養”。

比起和孩子交朋友,你應該先把“父母”的角色扮演好了。父母的位置應該是高於孩子的,他們在這個位置上能為孩子提供保護,引導他們成長。父母在孩子心中建立起權威,才能使孩子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在這個基礎上,父母才能更好地履行家庭責任。如果你放棄了自己作為父母的權威,那麼將來孩子在成長中出現問題時,你能指望他聽你話嗎?

權威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手段之一,美國心理學家西蒙茲在研究父母教養行為對親子關係的影響時發現,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較被動、順從,缺乏自信心,依賴性強;而讓父母來順從自己的孩子表現出比較強的獨立性和攻擊性。美國心理學家鮑姆林特則進一步發現,權威型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最理想的,權威型父母對孩子溫暖而嚴厲,一方面對孩子的需求能做出反應,同時給予孩子合理的控制。

要對孩子的任性說不

當然,權威並不是說父母要控制孩子的一切,也不是說父母用權威來管教孩子的時候,必須始終保持一種嚴苛凶狠的態度對孩子下達命令。父母的權威是用來在某些時候監督和督促孩子的,比如說,媽媽對孩子提出一個希望:“孩子,再過5分鐘,我希望你能關掉電視機,然後好好地坐在桌子前寫作業,到時我會叫你。”說話語氣是溫和的,但話語中包含了一種權威,孩子必須去執行,不然他就會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失望。

我們可以跟孩子做朋友,我們給孩子無條件的愛,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援,一起做孩子喜歡做的事,分享孩子的喜怒哀樂……而我們也要在孩子任性的時候對他說“不”,父母給孩子的自由,應該是基於對孩子沒有危險和傷害的,這種權威公平、柔和而絕對,更能加深孩子對父母的尊重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