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早教/學前教案/列表

孩子犯錯也是家教的契機

尤其是孩子犯錯的時候真是叫人左右為難:不管吧,放縱他任性妄為肯定不對;管輕了吧,很難見效;管重了,又怕傷了他的小心,怕他不開心,怕他逆反……

孩子犯錯也是家教的契機

其實,孩子犯錯的時候,正是家庭教育的好時機——出現問題,正可因勢利導、對症下藥啊!只是,太嚴厲了,會讓教育如同冰刀霜劍,容易刺傷孩子的心靈。我們不妨學著巧用一些心理效應,讓教育變得平和親切,容易接受。 “放大效應”:讓批評變成欣賞 有時媽媽在廚房忙,寶寶不乖乖呆一邊玩玩具,非跑過來搗亂,把菜葉子撒得到處都是。這時,如果媽媽能忍住不生氣,而是“表揚”一下寶寶:“喲,寶貝這麼能幹,要幫媽媽準備晚飯啦?”然後就勢告訴孩子,哪樣是好的菜葉子,要碼在哪裡;哪樣是爛葉子,要扔在哪裡等等。相信寶貝肯定會忙得不亦樂乎!雖然寶寶還不能真的把事情做好,但起碼,他從瞎搗亂變成了有意識的幫忙呀。如果這時媽媽時間不緊張,還可以趁機多教他點與廚房相關的知識呢! 所以,看到孩子犯錯時,應儘可能同時發現孩子哪怕是微小的優點,及時給予認可、肯定,然後有意讓優點去蓋過錯誤,這樣往往會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這就是“放大效應”。

孩子犯錯也是家教的契機 第2張

“超限效應”:同一件事不反覆批評 有個故事說,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等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很生氣,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現象,被稱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如,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乃至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可見,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也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才不激起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才有改正錯誤的可能。 “南風效應”:把批評變成溫暖的教育
源於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鈕釦,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故事中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為它順應了人的內在需要。這種因啟發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就是“南風效應”。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採用“棍棒”、“恐嚇”之類“北風”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在不喪失原則的前提下,實行溫情教育,多點“人情味”式的表揚和鼓勵,培養孩子自覺向上,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犯錯也是家教的契機 第3張

“霍桑效應”:讓犯錯的孩子有傾訴和發洩的機會

美國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有較完善的娛樂設施、醫療制度和養老金制度等,但工人們仍然憤憤不平,生產狀況很不理想。後來,心理學專家專門對其進行了一項試驗,即用兩年時間,專家找工人個別談話兩萬餘人次,規定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這一談話試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霍桑工廠的產值大幅度提高。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犯這樣那樣的錯,我們做媽媽的要儘量擠出時間與孩子談心,給孩子“說”的機會,讓他陳述他的理由,甚至發洩他的不滿,孩子在“說”過之後,會有一種發洩式的滿足,從而感到輕鬆、舒暢,這樣才能聽得進你的引導和教育。 “貼標籤效應”:對犯錯的孩子避免使用消極的暗示 心理學上這也叫暗示效應。這一心理規律在家庭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們對做錯事的孩子吼“笨蛋”、“豬頭”、“說多少回了還屢次不改”等,時間長了,形成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孩子可能就會真的成為我們所說的“笨蛋”、“壞孩子”了。 反之,如果我們能找到一些理由,暗示孩子“你能行”,常常能鼓勵孩子取得成功。比如“你已經開了一個很好的頭了,再堅持看看”、“這個想法特別好,看看怎麼去做呢?”等等。多用激勵性語言,對孩子多貼正向的標籤。

孩子犯錯也是家教的契機 第4張

“蝴蝶效應”:教育無小事
這是一個著名的理論:南半球一隻蝴蝶偶爾扇動翅膀所帶起來的微弱氣流,由於其他各種因素的摻和,幾星期後,竟會變成席捲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科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蝴蝶效應”,並作出了理論表述:一個極微小的起因,經過一定的時間及其他因素的參與作用,可以發展成極為巨大和複雜的影響力。 同理,教育孩子無小事。一句話的表述、一件事的處理,正確和恰當的,可能影響孩子一生;錯誤和武斷的,則可能貽誤孩子一生。 對於犯了錯的孩子,是武斷地斥責他、強化他的錯呢,還是耐心瞭解他、引導他改錯?有時,孩子做錯的是小事,但由此引導的心理和行為定勢卻非小事。
孩子犯錯也是家教的契機 第5張

要讓孩子犯錯成為有效的家庭教育的契機,不妨從幾方面入手:
1)體諒孩子的過失,把它看作是孩子成長中的正常現象。
2)區別對待孩子的偶然性過失和主觀性過失。
3)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4)教孩子學會反思和自我教育。
總之,孩子像一株剛露頭的嫩芽,需要父母加倍的呵護。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父母發洩的機會,而是良好家教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