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早教/學前教案/列表

媽媽放輕鬆,你的孩子沒那麼嬌弱

▼ 這些媽媽,整日都在擔驚受怕

下面這些話有的家長一定不會感到陌生,這就是他們經常擔憂的問題。

比如,聽說媽媽與孩子分離三個月之後就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嚴重影響,我現在該怎麼辦?怎樣才能彌補我離開孩子的這段時間?

孩子犯錯誤之後我狠狠地責罵了他一頓,這樣會不會讓他變得內向、自卑又懦弱?

媽媽放輕鬆,你的孩子沒那麼嬌弱

昨天朋友圈裡有人說不要讓孩子乘坐學步車,可我給我家寶寶坐過啊,那會不會產生後遺症啊?

不是說孩子要從學會爬到學會走路嗎?可我的孩子根本沒怎麼爬就會自己走路了?這是不是說明他肢體有些問題呢?會不會影響以後的生活呢?

之前打過孩子一次,雖然不重,但還是很擔心會不會影響他的心理健康呢?

……

媽媽放輕鬆,你的孩子沒那麼嬌弱 第2張

類似這樣的問題每天都有家長在問。

昨天,就有一位媽媽問了我一個哭笑不得的問題:“我身邊人都說不能總是打擾孩子,不然他們長大之後注意力會很難集中。但是長輩又很喜歡逗孩子,這樣會不會影響他以後的注意力啊?”

親愛的媽媽們,像上面這樣過於擔心孩子,對其反而是一種“傷害”。作為家長,與其患得患失,不如多學習提升自己的育兒能力,在實際生活中摸索經驗,逐步掌握一套適合自己的育兒方法。

▼ 沒有絕對正確的理論,只有適合自己的

世界上不存在絕對正確並適用於所有人類的因果理論。家長經常能看到一些育兒文章,通常都會危言聳聽地說:“這樣的話會讓孩子終身產生陰影,家長千萬不能說”、“媽媽做了這樣一件事卻毀了孩子一生”等等。

我們不應該一味被這樣的說法嚇到,而要學會分析和判斷。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切不可使用同一標準衡量。每個人的人生際遇、人際交往、家庭背景都 不盡相同,怎麼可能有能完全適合所有孩子的育兒方法呢?真正的教育應該是因材施教,分析自家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做出教育規劃和方法,不能刻板地按照統一的模 式進行教導。

即使很多育兒理論都在說媽媽不能在孩子三歲之前離開孩子身邊三個月以上,但依然沒有科學的統計資料顯示,與媽媽分開超過三個月的孩子就難以健康成長甚至產生心理疾病。

媽媽放輕鬆,你的孩子沒那麼嬌弱 第3張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只需要媽媽,還需要其他成員相互配合。因此育兒的時候,當媽的不要給自己太多的負擔和壓力。即使媽媽離家一段時間,也不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畢竟這段時間還有爸爸和其他家庭生活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

▼ 請相信自己的孩子

家長們不要過分擔憂孩子的適應能力和健康問題,請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是風一吹就要枯萎的嬌花,更不是沾染雨滴就會熄滅的火焰。

家長對孩子的擔心是分階段的。在孩子0到2歲時,家長主要擔心孩子的健康和是否能正常成長髮育。孩子2到4歲時,家長很關係心孩子的行為習慣,此時 孩子準備進入幼兒園,家長又會擔心孩子能不能適應幼兒園中的生活。4到6歲時,家長會擔憂幼兒園和國小的銜接和擇校問題,進入國小後的環境、吃住、接送等 實際問題。當孩子六歲之後,家長就主要擔心孩子的成績了,這種焦慮會一直持續12年直到大學聯考結束。

媽媽放輕鬆,你的孩子沒那麼嬌弱 第4張

很多時候,家長的焦慮是由於初次為人父母毫無經驗的恐造成慌。每當感覺一個問題很圓滿的解決時,就會有另一個問題跳出來提醒你一切都只是個開始而已。家長們變得越來越憂慮、越來越衝動,不能用平和的心態看待孩子的學習、生活,有時候並不是孩子真的有“問題”。

此時,如果家長向身邊經驗豐富的同事請教時,他們往往會得到很風輕雲淡的答案:“沒關係,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孩子,一切都會因時光的流逝而變好。”

適時放下自己的焦慮,用心享受現在與孩子共度的美好時光,孩子一定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