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發展

當前位置 /首頁/早教/智力發展/列表

孝先行手抄報圖片大全

手抄報一:關於孝的歷史典故


孔子故事

孔子對曾參說:“先王有至德要道,以其使天下人心歸順,人民和睦相處。你知道那是什麼嗎?”曾參說:“學生不夠聰明,哪會知道呢?”孔子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所以上自天子,下至平民,孝道是無始無終,永恆存在的。另外還要能夠繼承先人的志向,完成前人的事業,這也是對長輩孝的體現,是一種永恆的孝和敬。”

曾參說:“孝道是多麼博大高深呀!”孔子說:“先王見教育可以感化民眾,所以他首先表現為博愛,人民因此沒敢遺棄父母雙親的;向人民陳述道德、禮義,人民就起來去遵行;他又率先以恭敬和謙讓垂範於人民,於是人民就不爭鬥;用禮儀和音樂引導他們,人民就和睦相處;告訴人民對值得喜好的美的東西和令人厭惡的醜的東西的區別,人民就知道禁令而不犯法了。”

曾參說:“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孔子說:“人之行,莫大於孝。在孝道之中,沒有比敬重父親更重要的了。敬重父親,沒有比在祭天的時候,將祖先配祀天帝更為重大的了,而只有周公能夠做到這一點。當初,周公在郊外祭天的時候,把其始祖后稷配祀天帝;在明堂祭祀,又把父親文王配祀天帝。因為他這樣做,所以全國各地諸侯能夠恪盡職守,前來協助他的祭祀活動。可見聖人的德行,又有什麼能超出孝道之上呢?”

曾參說∶“我想再冒昧地問一下,兒女都聽從父母的指命,就是孝嗎?”孔子說:“這是什麼話?父母有敢於能跟自己諍諫的子女,他們就不會去做無禮的事了,就不會陷身於不義之中。所以對於父母有不義之事時,子女一定要諍諫勸阻,故云‘從義不從父’。子女必須要能夠明辨是非,父母說得對的才能聽從,不對的不能聽從,對於父母不對的言行要力勸,這才是孝道的真義。”

孝義傳

古時歷代都有表彰孝子的事蹟,官修正史上都立有《孝義傳》青史留名。在個人的品性上,能嚴於律己,不做不仁、不義、無信、無禮的事,以德修身,向善向上,還能在立身行道方面有所建樹,這就是古人所謂的孝行。

孝感動天

如《二十四孝》之首“孝感動天”的故事:虞舜,上古五帝之一,性至孝。他的父親瞽叟不辨是非,繼母言語荒謬,繼母所生的弟弟驕慢成性,一家人都容不下舜,時謀陷害。他處在這種家庭之中,卻能夠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舜十幾歲時就被趕出了家門,他獨自一人來到歷山耕種,雖然自己歷盡困苦艱難,仍舊將他辛勤勞動所得的糧食和財帛接濟父母和其他貧困的人。舜耕於歷山,有象為之耕,鳥為之耘。他到了哪裡,都善待他人,人們都願意追隨他,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瞽叟及其繼母與弟弟,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穀倉倉頂時,從穀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得以免禍;讓舜掘井時,卻從上面下土填井,舜掘地道走脫。事後舜毫不記恨,仍對其一如既往。帝堯選賢任能,聽說舜的孝行,後來禪位於他。舜繼位後,以德化民,他的父母弟弟也都得到感化。有詩讚舜曰:“隊隊春耕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寶位,孝感動天心。”

孝德感神

《德育古鑑》記載了這樣一個“孝德感神”的故事:東漢的蘭期,年紀二百多歲了,鶴髮童顏,率其家百餘口,精修孝行,並以善化導他人。一日遇一仙人點化:“汝視人已不為兩物,參天地本於一心,善及天下,功德大矣。吾語汝孝悌之理:夫孝至於天,日月為之明;孝至於地,萬物為之生;孝至於民,王道為之成……即此論之,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孝道所至,異類皆應,孝之義大矣哉!”於是將仙家妙道授與蘭期。蘭期從此悟道修煉,最終修成仙道。

康熙的孝道

清代康熙為史上一代明君,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大好局面。而他的孝道同樣也為人所稱頌。《康熙起居注》中有這樣一段記述:“我皇上至德純孝,奉事太皇太后三十餘年,極四海九州島之養,盡一日三朝之禮,無一時不盡敬,無一事不竭誠。萬機稍暇,則修溫清之儀;千里時巡,恆馳絡繹之使。此皇上事太皇太后於平日,誠自古帝王之未有也。”這正是康熙孝道的真實寫照。他每日“親詣太皇太后居住的慈寧宮問起居”,“晨昏敬睹慈顏豫”。外出時也多次遣使問候。

康熙頒發了著名的《聖諭十六條》,以之作為士民行為準則,十六條中,以孝悌為重。《康熙教子庭訓格言》中有這樣的教誨:“家人團聚、閒居是快樂的事情,只應說古人的善行善言。我每次都教誨你們要多行善事,你們回家後也要把我的話告訴你們的妻子、兒女,你們的妻子、兒女也沒有一個人不樂於聽從這樣勸導的。世上的好事,還有超過此的嗎!” 庭訓中還指出人盡孝道欲得父母之歡心,不在於穿衣、飲食方面的奉養。惟抱持一顆善心,行為合乎於道,以此來告慰父母而得其歡心,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孝啊。

孝先行手抄報圖片大全

手抄報二:描寫孝的優美句子

1、大孝無痕。有一種愛,很小。孝,無須驚天動地,無須甜言蜜語,小處著精神,微處見真情,愛在細微處,一杯水、一張相、一個電話、一個叮嚀、便是生活裡點滴愛的流淌……孝,貴在恆,敬茶九九茶意濃,理髮廿載情更醇,愛像溪水綿綿不絕,不管四季變遷時空更迭,孝心當如空際月亮,將淡淡清輝灑向父母,生生不息!

2、孝子愛日孝子慈孫孝子順孫孝子賢孫衣冠梟獍移孝為忠移孝作忠迎門請盜

3、你,一個不願失去人格,一個不甘平庸,不會腐蝕的你,就做個清純無比的你,捧上如雪的孝心——乾淨、漂亮,拋開一切汙穢,所有自私,學會孝敬老人,善待老人。

4、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訴你,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讓汙垢矇蔽心靈,為老人,為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

5、割股療親割股之心割骨療親雞骨支床老萊娛親母慈子孝逆臣賊子逆子賊臣

6、雄鷹,就選擇敬老;如果你是沙鷗,就懂得贍養;如果你是麻雀,就會自覺服侍長輩;如果你是一個人,就更應該懂得尊敬長輩,孝敬老人。

7、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就是教育我們要盡到做子女的責任,好好的孝敬父母,不要成為後人恥笑的物件。

8、先意承指先意承志先意希旨鴞鳥生翼小受大走孝思不匱孝悌力田孝悌忠信

9、忠孝兩全拽布披麻拽布拖麻子孝父慈

10、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以來都是以孝為先。弟子規上也說過:“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這句話的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請安,晚上要替他們鋪好被褥。

11、“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線。

12、變為傳統,世界將更美好。你會發現,自己很美,老人很美;你會知道,孝敬是滿足,付出是快樂。選擇孝敬老人吧!行動就是證明!

13、孝敬和判逆之間,介子推為母而死,選擇光榮;李魁隻身劈虎報母仇,選擇德昭後世;香九齡為父暖被,王文以身喂蚊。孝敬可以幫助你成就很多很多。()做個有價值的,無愧生命無愧社會的真正的人,人們也會贈與你回報。

14、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15、有人醫治老人,千金散盡;有人贍養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為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拒絕贍老。美與醜,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繫於一瞬。

孝先行手抄報圖片大全 第2張


手抄報三:關於孝的名言

1、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維吉爾

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4、青山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對聯集錦》

5、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6、家貧出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7、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9、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10、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11、詩書立業,孝悌做人。——王永彬

12、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勸孝歌》

13、父慮後母虐,鸞膠不再續。母慮孤兒苦,孀幃忍寂寞。——《勸孝歌》

14、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15、大孝終身慕父母。——孟軻

16、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17、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18、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19、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王永彬

20、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21、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22、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23、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24、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勸孝歌》

2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6、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2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28、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29、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30、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經》

孝先行手抄報圖片大全 第3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