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營養食譜/美食資訊/列表

美食推薦:陽春麵

很多人都喜歡吃陽春麵,也將陽春麵作為了長壽麵來食用,那麼就陽春麵的起源和人們的飲食習慣,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陽春麵,又稱光面或清湯麵,是指一種不加上任何菜餚配料而只有湯的麵條,常見於中國上海地區。煮這種面的麵條一般沒有規限,細如龍鬚麵或者粗如寬面均可使用。陽春麵的名稱起源於農曆十月的別稱“小陽春”。相傳由於這種面的價格是十分錢一碗,因此被冠以陽春麵的美名。

美食推薦:陽春麵

 陽春麵

陽春麵英文譯名Plain Noodles ,又稱光面。民間習慣稱陰曆十月為小陽春,上海市井隱語以十為陽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錢十文,故稱陽春麵。 開洋蔥油拌麵又稱海米蔥油拌麵。以熬香的蔥油和燒透的海米(上海人稱開洋),與煮熟的麵條一起拌食。麵條韌糯滑爽,海米軟而鮮美,蔥油香郁四溢.1945年後,城隍廟有個姓陳的攤販運用蘇北家鄉日常的方法熬製蔥油,用來拌麵。蔥香濃郁與眾不同,很受歡迎,流傳至今。現為湖濱點心店的特點小吃。

在臺灣,傳統的陽春麵會加些許蔥花和豬肉。但在民國七十幾年時,豬肉價格飆漲,現今的陽春麵多以小白菜或豆芽菜來代替豬肉,或改用肉臊。有些人喜歡吃陽春麵加滷蛋,不過需另加新臺幣5元或以上。

麵條是我國最常見的傳統麵食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馳名世界。據史料記載,最早的麵條可追溯到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東漢。在東漢<四民月令>一書中載有「........立秋勿食煮餅及水溲餅」之語,據考證「水溲餅」、「煮餅」是中國麵條的先河。魏晉時稱「湯餅」。南北朝時稱「水引餅」或「水引面」。漢<釋名.釋飲食>載有:「蒸餅、湯餅、金餅、索餅之屬,皆隨形而名之也」;<九穀考>中也有「釋名之索餅,即今之索麵,西北稱扯(抻)面」;<素食說略>中有「麵條,古名索餅,一名湯餅,索餅言其形,湯餅言其食法也。」做法是用手將麵糰搓成筷子粗細,再水浸,食用前用手捻成如韭菜葉樣子,入沸水煮熟,類似寬麵條;或稱「餺飥」,在<齊民要術>中記載做法:用手搓成手指長,用水浸,下鍋時用手捻薄,再用沸水煮熟,這種方式很像山西的「搓面」與「揪片」。

 陽春麵

中國人吃麵的習慣由來已久,古人甚至將麵條叫「飯」,而大米、小米做的飯則叫做「米飯」以區之。吃麵不僅用於困腹,也有民俗禮儀的意義,例如常用來祝福新生嬰兒長命百歲,中國人過生日往往也少不了吃麵條,因此麵條又稱長壽麵,因為麵條又長又薄(薄的意思是瘦,而瘦則與壽同音),故生日吃長壽麵成為習俗,而長壽麵就是我們俗稱的麵條或壽麵